针对某干燥箱风机的振动故障,对其故障特征和原因进行描述;通过现场测试、分析,阐明了引起振动故障的原因;通过现场对振动故障原因进行检查,并对故障进行处理,终经过现场动平衡的方法,将该风机的振动降至优良水平,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引风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机设备,其干燥箱风机运行性能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稳定与经济性
干燥箱风机
针对某干燥箱风机的振动故障,对其故障特征和原因进行描述;通过现场测试、分析,阐明了引起振动故障的原因;通过现场对振动故障原因进行检查,并对故障进行处理,终经过现场动平衡的方法,将该风机的振动降至优良水平,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引风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机设备,其干燥箱风机运行性能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稳定与经济性运行。近年来,双级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具备着流量调节范围宽、运行、率运行范围宽、调峰能力优等特点,在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某超临界600 MW 锅炉引风机振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处理,为其他火力发电厂出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针对某660MW机组配套的两级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借助Fluent进行流体数值模拟,研究导叶数目改变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选出较优方案三。
干燥箱风机主要由进汽室、集流器、双级动叶、导叶、扩压管、动叶调节机构等部件构成。双级叶轮布置在轴承箱两端,引风机转子和电动机转子之间由一根空心长轴连接,在电动机转子及引风机转子侧分别由一个膜片式联轴器与空心长轴连接。电动机分别由两个支持轴承和一个推力轴承支撑,双级轴流引风机的支撑方式为:两个支撑转子的滑动轴承,两个支撑轮毂的滚珠轴承和两个平衡轴向推力的角接触球轴承。通常,在测量水平、垂直和轴向位置的较大振动位置时,应考虑到振动源。
某发电公司1,2 2*660MW火电机组锅炉采用DG2020/25.31-12型超临界变压直流锅炉。其主要技术特点是一次再热、单炉、平衡通风、W型火焰燃烧、固体连续排渣、尾部双烟道结构、露天岛式布置、全钢架和全悬挂结构_型炉。锅炉设计煤种为金沙煤。每台炉设有6套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制粉系统,每套制粉系统包括1台MGS4766双进双出球磨机。锅炉制粉系统配置两台AST-1736/1120型双级可调轴流一次风机。自1、2机组调试以来,两台机组一次风机多次停运。本文以四台干燥箱风机(1A、2A、1B、2B)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叶尖间隙对干燥箱风机性能和失速压力的影响。首先通过1b的热试验确定风机正常工作点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然后分别进行1b、2a和2b的近似失速试验。风扇的实际失速线位置由至少三个操作点的位置决定。后,建立了叶顶间隙与失速压力和效率的相关系数,以确定叶顶间隙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定量效应。为了了解一次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正常运行和各种工况下对1B一次风机进行了热力试验。干燥箱风机各工况点在其性能曲线上由此可见,一次风机现有工况离理论失速线较远,经计算,各工况点的失速裕度均大于1.3。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测试人员对干燥箱风机进行了近似失速测试。根据干燥箱风机优化后的参数,可以得到在设计转速下动叶和静叶的损失系数以及落后角随冲角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损失系数和落后角随冲角的变化基本符合风机的流动特性。


干燥箱风机叶片角度不可调的一级和二级叶轮的安装角度分别为46和30。针对矿井巷道掘进中不同掘进深度所需的风量和压力的差异,避免了过大的风量和压力对浅层掘进深度井下人员正常工作的影响,设计了两级叶片角度可调的叶轮结构。在不同开采深度下,调整两级叶片的角度,使之匹配,既满足了风量和压力的要求,又节省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减少风机结构损失。干燥箱风机叶片角度可调的叶轮调节机构采用机械传动。每片叶片的下端是叶柄。叶片臂安装在叶柄上。外部动力驱动刀臂通过锥齿轮和平移盘旋转,以调整刀片角度。两级叶轮除了叶片数不相等外,参数相同。为了减少后期试验结果的数量,使二级叶轮的旋转方向比一级叶轮加速气流方向承受的负荷更大,本文选取了两级叶轮结构的二级叶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个叶轮的结构尺寸,建立了实体模型,因为模态结果应反映叶轮本身的振动特性。建模时,模型的形状和大小应尽可能与实际相符。同时,为了突出干燥箱风机叶片角度调节机构对叶轮整体振动特性的影响,省略了对叶轮结构影响不大的倒棱、螺栓等工艺结构。运动方程为三维定常雷诺时均N-S方程,采用可有效解决旋转运动和二次流的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干燥箱风机的动叶区采用多重参考系模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