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某前弯前掠叶片轴流风机为基本试验模型,通过改变叶片安装角、吹风方式及叶顶间隙,开展了一系列的外部性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上述因素对风机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弯掠轴流风机的进一步优化匹配提供依据。
1 试验模型
试验研究所用的弯掠风机模型为单级叶轮级结构,外径为690mm,轮毂比为0.275,叶片型式为前弯前掠机翼型叶片,安装角
三速隧道风机厂家
本文以某前弯前掠叶片轴流风机为基本试验模型,通过改变叶片安装角、吹风方式及叶顶间隙,开展了一系列的外部性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上述因素对风机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弯掠轴流风机的进一步优化匹配提供依据。
1 试验模型
试验研究所用的弯掠风机模型为单级叶轮级结构,外径为690mm,轮毂比为0.275,叶片型式为前弯前掠机翼型叶片,安装角可调。采用三相电机,额定转速为1 450r/min,额定功率为2.2kW。原有模型为前吹式结构,即电机在叶轮的进气侧。
由图5可知,前吹风机改为后吹后,风机全压性能明显下降。叶顶间隙相同,Q=16 000m3/h时,风机吹风方式由前吹改为后吹后,全压下降了50Pa左右。由图6可知,吹风方式由前吹改为后吹后,全压效率也大幅下降,叶顶间隙同为5mm时,风机由75%下降到65%。这是因为采用前吹时,电机处于叶轮的进气侧,进气侧风速较出气侧小,气体冲击电机的能量损失也较小,气流经过电机时产生扰流,但对叶轮对气体做功的影响并不大;

叶顶间隙对风机性能也有很大影响。由图5和图6可知,同为前吹,叶顶间隙由10mm减小为5mm后,风机全压明显增大,风机效率提升了2%;同为后吹,叶顶间隙由10mm减小为5mm后,风机全压提升同样明显,风机效率提升了3%。已有研究[6-8]表明,由于叶顶间隙的存在,压力面与吸力面存在压差,产生叶顶泄漏流,泄漏流与主流相互混合,影响风机内部流场以及气动性能。

和该轴联接的齿轮与特别设计的大传动比减速器啮合;减速器由一台电机驱动,电机的工作和转速由专门设计的单片机程序控制,它使风机刚好转过 180°,并在换向操作开始和结束时使转速减慢,以减少开始时的启动力矩和结束时惯性造成的冲击力。后用止动装置定位。

芭蕉扇牌风机 芭蕉扇牌隧道风机 打隧道用的风机 公路隧道风机 隧道掘进风机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机 工程隧道风机 开采隧道用风机 高速路隧道通风机 SDF公路隧道风机 变频隧道风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