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改造首先对生产线上不适用于四切分轧制的一系列设备进行了改造:
(1)水冷线改造原有水冷线适用于(I)14~(I)40mm规格的单线轧制,及(I)12~(I)14mm规格的双线轧制,但对四切分轧制不适用。为.此建成一条全新水冷线,可满足各种规格单、双、4线使用。
(2)四切分活套器原有活套仅满足单线通过,不能满足切分后4线分隔并分别进入17、18 机架的要求。根据
高棒导卫承包
设备改造首先对生产线上不适用于四切分轧制的一系列设备进行了改造:
(1)水冷线改造原有水冷线适用于(I)14~(I)40mm规格的单线轧制,及(I)12~(I)14mm规格的双线轧制,但对四切分轧制不适用。为.此建成一条全新水冷线,可满足各种规格单、双、4线使用。
(2)四切分活套器原有活套仅满足单线通过,不能满足切分后4线分隔并分别进入17、18 机架的要求。根据孔型布置情况,重新设计制作了满足16~17 机架和17~18机架之间的四切分活套。
(3)导卫备件的制作四切分孔型系统与旧孔型系统相比,从7‘机架之后有很大变化,需重新设计制作导卫备件。
(4)四切分导槽制作重新设计制作了精轧机至水冷线至3。轧制过程中,导轮直接夹持高温轧件进行高速旋转,使润滑脂很快流失,另氧化铁皮、冷却水等侵入轴承内部,使滚动体产生滑动摩擦,产热大而烧坏轴承,进而影响了导轮使用寿命。飞剪段的导槽,以满足切分后4线通过。3.2料形四切分轧制对料形的变化很敏感,各机架料形的变化都会反映到成品尺寸上,特别是中轧进入精轧的料形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切分后4条料的尺寸即不一致,易产生废品。而且切分的规格越小,切分的条数越多,影响越明显。因此在生产中必须保证四切分料形,及时调整因孔型磨损而造成的料形尺寸变化,否则就难以保证生产的稳定、钢材的质量。初期进行四切分轧制堆钢故频繁,于是在每次生产开始之前及生产过程中,都对各机架的 料形尺寸及辊缝,特别是中轧机组后面一架及精轧机组孔型进行记录。
导卫板中铬镍钼合金的用途
碳在铬镍钼钢中形成合金碳化物,有利于性的提高。15、16导卫安装不正还会使钢产生傍弯或16号出口切成小铁块,或者有耳朵大,进不了17号。但是其中含碳量过高过低都会改变导卫板的性质,过高时降低导卫板的韧性,过低时则性降低,导卫板的化学成分大致应控制在0.45~0.55C,1.2~1.5Cr,0.8~1.0Ni,0.32~40Si,0.6~1.0Mn,<0.05S,<0.05P。
铬镍钼合金由于Cr和Ni具有耐高温性能和性,Mo元素细化金属组织晶粒提高了导卫板的综合机械性能,Ni元素提高了金属材料的抗1氧化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又在承受激冷激热时不碎裂。但是,在左右两边导轮距导卫的本身中心线一致时,间隙适当时,才为1佳。铬镍钼合金导卫板满足了连轧生产的需要,同时铬镍钼合金钢机械加工性和成本优于高合金钢。
导卫板衬板选用整体铬镍钼合金结构,用螺钉机械紧固方式将其固定在导卫基体上,也就是用机械的方式将铬镍钼合金复合在普碳钢基体上,固定导卫板的沉头螺栓要求联接牢固,螺栓头沉入导卫衬板表面5mm为标准。
铬镍钼合金导卫衬板在使用过程中应采用冷却水冷却,冷却水顺着水槽流入导板内腔以降低其工作温度。另外冷却水还可以冲走轧件与导板头摩擦产生的氧化渣,这种冷却方式简单、可靠、使用效果好,减少了停机更换导板时间。
铬镍钼合金导卫板因其加入了铬、镍、钼等合金元素,在性、耐热性、抗1氧化性、抗热疲劳性均较高,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韧性,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裂断现象。
此种导卫板的失效也是由于热疲劳产生表面网状龟裂造成疲劳剥落,从而导卫板前部磨损导致内腔尺寸变大而失去导向作用,失效后的导卫板回收重熔后再次制作导卫板,可以节约大量贵重合金,获得好的经济利益。
切分轧制与传统轧制在工艺上的不同之处是把一支轧件利用轧辊孔型切分成两支以上的并联轧件,再利用切分导卫将并联轧件切分成单支轧件。2、二切分的导卫安装和调整〈DCR—2—00〉①保证二切分轮的安装正确,保证切分轮的两个切分韧是平齐的。该套轧机全部从国外引进,装备水平高,其工艺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尤其是切分轧制,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对导卫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保证正常生产,除了加强工艺件的基础管理之外,还在工艺件国产化和适应性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切分架次钢料形状不好
针对上述原因, 采取了如下措施: ( 1)用木条检验轧件充满程度来确认导卫对正轧线情况。在连续轧制中,轧制速度的调整相当重要,如果各机架之间的速度不平衡,就会出现拉钢、堆钢现象,料形尺寸得不到保证,也就不能保证成量。 ( 2)用实际生产中取得的试棒来检验入口导卫轮间隙。 ( 3)精轧机操作工与主控台操作工配合调整轧机堆拉关系。 ( 4)控制加热炉均热段工作状态, 保证钢坯通长温度偏差 30 以内。 ( 5)修改入口导卫轮形式, 原有的入口导卫轮为平轮, 实际生产中发现平轮导卫对轧件的夹持作用不好。轧一车间运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将入口导卫轮样式改为 V形轮, 充分提高了导卫对并联轧件的夹持作用的稳定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