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时要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 50433—2018) 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有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等六项。但是根据某地工业园区内实际情况,地面大部分被楼房、道路等基础设施覆盖,的硬化使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雨水不能下渗,给城市排水造成压力,若遇暴雨
水土保持方案变更
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时要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 50433—2018) 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有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等六项。但是根据某地工业园区内实际情况,地面大部分被楼房、道路等基础设施覆盖,的硬化使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雨水不能下渗,给城市排水造成压力,若遇暴雨易形成短历时集中汇流,冲刷路面,造成路面及低洼区大量积水,形成内涝。因此,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工业园区对雨水的“渗”“滞”“蓄”功能。
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为重要的因素,如果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会导致水土严重流失,造成水土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对当地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等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更新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在环境建设、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那么,要解决水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水的开源工作。在进行植树造林或者是修田的时候,都应该将地修平,尽可能地采用就地蓄水的方式蓄住天上的水;在路边,可以修建蓄水地窖、水池等,将地表径流囤积起来;在沟底,可以修建拦河坝、水库等,使沟道、坡面的水源集中在一起。二是切实做好水的节流工作。要想方设法培肥地力,科学用水,推广的节水技术,如渗灌、滴灌、喷灌等;在干旱地区,应尽可能地选用抗旱性能好的农作品种,栽种抗旱性能高的的树种。还可以推广省水林种植技术,采用节水剂进行调水的技术,不断发展水林业,将水土保持与生态经济相结合。
要继续大力推广户包、拍卖、股份合作制治理小流域的经验,坚持谁承包、谁购买、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允许继承和转让,维护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治理开发小流域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大力推广近年来贵州探索和总结出的一些新经验、新做法,如扶持民营大户治理小流域,组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水保队进行常年施工,在较大的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法人制、招制、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等,为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严重流失地方,往往同时存在着交通不便,用电用水困难,上学就医等比较困难的问题,如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切实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棘手的难题,应该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生态搬迁。将这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搬迁到附近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集中予以安置,统筹安排好土地、住房等方面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搬迁群众的生存问题,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恢复问题。对于这些搬迁地区,可以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加强乡镇公路修建等,使农村生活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