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置换过程中为了保证较小的混气量,特别重要的是防止气态流态层流化,在该状态下,一种气体的楔头大量进入另一种气体,形成大量混气,根据“天然qi管道试运投产规范”中的相关条款要求,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给站场置换人员留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检测、操作和指挥等工作。注氮车加热装置氮气出口温度范围为5~25℃(注意:氮气出口温度不能5℃)。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合格后,应使管线内氮气
液氮置换公司
氮气置换过程中为了保证较小的混气量,特别重要的是防止气态流态层流化,在该状态下,一种气体的楔头大量进入另一种气体,形成大量混气,根据“天然qi管道试运投产规范”中的相关条款要求,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给站场置换人员留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检测、操作和指挥等工作。注氮车加热装置氮气出口温度范围为5~25℃(注意:氮气出口温度不能5℃)。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合格后,应使管线内氮气的压力保持微正压力。
氮气置换目的:
为防止氨空气混和后发生事故,需将系统中空气用惰性气体氮气置换至安全水平, 使其浓度降至其事故浓度15.7%(体积浓度15.7%=V氨/V总)以下。
高浓度的氨对人体具有危害,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及肺充血、出血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置换,将氨浓 度降至30ppm(体积浓度为百万分之30=V氨/V)以下,以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氨系统初次投运或检修后投运,应将系统内空气置换为氮气,目标是使氨系统内氧 气浓度3%
管道氮气置换有效地保证了管道在天然气置换投运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氮气置换技术要求
1)用于填充置换的氮气纯度应在99.95%以上。
2)置换开始前应确保每一注氮口、每一注氮管段所需的氮气足量及时供应,置换期间不得中断注氮。
3)保持现场通风,防止液氮泄漏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4)禁止触摸液氮低温管线,防止结冻。
5)做好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记录。
6)惰性气体可令人窒息,检测人员要注意空气中的含氧量必须达到18.5%~21%。
7)用氮气进行管道内空气置换时,液态氮气首先通过汽化器—加热器—温度表—临时管线,然后进入主管道。
施工前应做以下准备工作:
对施工现场进行查看,确定液氮气化机组、液氮槽车等施工设备的作业位置,划定施工作业区。
多考察几家液氮生产厂家,对各厂家的生产能力和库存量以及保障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提前签订液氮供应合同以保证液氮供应。
液氮槽车的组织及运输合同的签订。对液氮气化机组及施工设备的保养、注氮阀组的制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