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热补偿方法
关闭1、固定管板式固定列管壳式换热器,两头管板与壳体为一体,当两种流体的温差较大时,在壳体的适当位置(或膨胀节)焊上补偿环。在壳与管束热胀不同的情况下,补偿圈通过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由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难在壳程清洗维修,壳程是洁净而不易结垢的物料。
2、U形管式管壳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弯曲成U形,流体进料
盘管管壳式换热机组型号
介绍几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热补偿方法
关闭1、固定管板式固定列管壳式换热器,两头管板与壳体为一体,当两种流体的温差较大时,在壳体的适当位置(或膨胀节)焊上补偿环。在壳与管束热胀不同的情况下,补偿圈通过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由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难在壳程清洗维修,壳程是洁净而不易结垢的物料。
2、U形管式管壳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弯曲成U形,流体进料和出料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端的两侧,封头内用隔板分为两室,每根管子可以自由转动,解决了热补偿问题。
特性:结构简单,重量轻,适合高温高压环境使用。管道内流体是洁净且不易结垢的物料,管道清洗困难。
3、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连接,此端称浮头。在加热过程中,管束和浮头可沿轴向自由连接,从而减少了应力。
特性:结构复杂,成本高,清洗维修方便,减少应力,适用范围广。
管壳式换热器之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分析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分析如下:
在换热器的制造中,筒体、封头等零件的制造工艺与一般容器制造无异,只是要求不同,其中重点把握材料的检验,管板、折流板管孔的配钻,筒体的焊接,法兰的加工等。
1 检验材料
换热器用的材料中,钢材(钢板、钢管、型材、锻件)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下列现行、行业标准或有关技术条件,钢材应符合GB GB713-2016的要求,钢材的选用应接受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监察。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①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②盛装介质为且含量大于100mg/l的压力容器③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压力容器④GB150第二章和附录C、GB151《管壳式换热器》、GB2337《钢制球形储罐》及其他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的钢板(详见各标准)⑤移动式压力容器。
2 焊接方式
制造过程中,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弧焊、CO2保护焊)等。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厚度,开不同的坡口,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是应用广泛的焊接方法,其操作灵活,设备简单,可进行全位置的焊接,但焊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工的技术水平;埋弧自动焊电弧热量利用率高,焊接速度较快,生产率高,可节约金属和改善劳动条件,但受其限制,一般只用来焊接直焊缝和大圆周环焊缝。。
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应力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必须想办法降低其危害,采用好的焊接材料,更合理的焊接工艺,合理的工件结构和坡口等,退火消除应力。
怎样解决管壳式换热器失效的问题?
一、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失效
根据换热器使用条件的不同,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接头形式可分为胀接、焊接和胀焊并用三种。接头形式不同,失效形式也有差异。
胀接
1.机械胀接
这种连接易使换热管产生过胀或欠胀,换热管内壁易产生加工硬化,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处在其整个连接的长度上应力分布不均匀。在温差变化和应力的作用下,只要有微小的加工缺陷,如管孔纵向划痕,腐蚀介质的微量侵入就会使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失效。若发现不及时,壳程冷却水渗入管程后,会引起大片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失效,此时修复就比较困难。
2.液压胀接
液压胀接时管子不易产生过胀,胀接部位不产生窜动,管子与管板连接处在整个长度上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根据液压胀接原理及GB151-1999规定,为保证胀接时管板与管束连接的可靠性,胀接时管板应开槽,槽间距和槽宽为8~9mm。这样,就使得管子与管板之间的胀接面积相对减少,管板的厚度必须加大才能保证连接可靠。而且,液压胀接对管孔及开槽的精度要求特别严格。
二、管束失效
管束腐蚀和腐蚀失效
换热器的失效大多数是由腐蚀引起的。较常见的腐蚀部位是管子,其受腐蚀的主要原因有:流体为腐蚀性介质;管内壁有异物积累而发生局部腐蚀;污垢腐蚀;管内物料流速过大而发生磨蚀,流速过小则异物易附着管壁,造成电位差而导致腐蚀等。
解决措施:合理选材,选择对介质适应的材料;定期清洗管束;在流体中加入缓蚀剂;选择适当流速;在流体入口设置过滤装置和缓冲结构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