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人民共和国典》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一部“好人法”,意味着民众协助急救可免责,让民众做好事的时候没有,更不用担心因为好心救人而遭到索赔、追责的事情发生,以此鼓励民众伸出援手,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因此,在投放AED和普及AED使用方法的同时,积极向市民宣传“好人法”,解除民众协助急救,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在
AED ZOLL卓尔
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人民共和国典》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一部“好人法”,意味着民众协助急救可免责,让民众做好事的时候没有,更不用担心因为好心救人而遭到索赔、追责的事情发生,以此鼓励民众伸出援手,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因此,在投放AED和普及AED使用方法的同时,积极向市民宣传“好人法”,解除民众协助急救,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在遇到因突发疾病而需要帮助的人时勇敢救,放心救。
“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让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让公众敢用、会用、善用AED,将极大提高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维护首都城市安全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的高度出发,明确此项工作的内部主管机构和负责人员,周密部署、抓好落实,督促本行各公共场所切实落实《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第四十九条赋予的法律责任,统筹推进方案制定和实施,确保按期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部门协调联动
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将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纳入到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的管理考核指标,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加强指导督促,促进各公共场所依法配置AED等急救设施设备。
(三)加强督导检查
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会同各区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工作,实施督导检查,确保各相关单位按时推进工作。
部门协调,密切配合
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的指导工作。发展改革、规划、财政、交通运输、体育、教育、文化旅游、商务、民政、红十字会、宣传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协助做好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管理的相关工作。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四)优化调整,持续提升
根据使用效果,各公共场所产权(管理)单位自行对配置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的空间布局、管理模式等进行优化调整。确保配置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方便、可正常使用状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