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化学镍是用恢复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恢复堆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化学镍可以选用多种恢复剂,现在工业上使用广泛的是以次磷酸钠为恢复剂的化学镍工艺,其反应机理,广泛被承受的是“氢化物理论”和“原子氢理论”。
1、氢化物理论
氢化物理论认为,次磷酸钠分解不是放出原子态氢,而是放出恢复才能更强的氢化物离子(氢的负离子H-),镍离子被氢的负离子所恢复。在酸性镀液中,H2P
化学镍处理
电镀化学镍是用恢复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恢复堆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化学镍可以选用多种恢复剂,现在工业上使用广泛的是以次磷酸钠为恢复剂的化学镍工艺,其反应机理,广泛被承受的是“氢化物理论”和“原子氢理论”。
1、氢化物理论
氢化物理论认为,次磷酸钠分解不是放出原子态氢,而是放出恢复才能更强的氢化物离子(氢的负离子H-),镍离子被氢的负离子所恢复。在酸性镀液中,H2PO2-在催化表面上与水反应,在碱性镀液中,则为镍离子被氢负离子所恢复,即氢负离子H-一同可与H20或H+反应放出氢气:一同有磷恢复析出。
2、原子氢理论
原子氢理论认为,溶液中的Ni2+靠恢复剂次磷酸钠(NaH2P02)放出的原子态活性氢恢复为金属镍,而不是H2PO2-与Ni2+直接作用。
先是在加热条件下,次磷酸钠在催化表面上水解释放出原子氢,或由H 2PO2-催化脱氢发生原子氢,即然后,吸附在活性金属表面上的H原子恢复Ni2+为金属Ni堆积于镀件表面.一同次磷酸根被原子氢恢复出磷,或发作自身氧化恢复反应堆积出磷,H2的析出既可以是由H2POf水解发生,也可以是由原子态的氢结合而成。
化学镍电镀的性能特点1.工艺设备简单,不需整流电源、输电系统及辅助电板,操作时只需把工件悬挂在镀液中即可上镀镍。
2.化学镍电镀整个工艺流程有很好的环保性,它能确保整个生产环节不使用不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及欧盟ROHS指令规定的铅Pb,Hg,镉Cd, 铬Cr,多醚PBOE六种有害物质。
3.镀层厚度非常均匀,化学镀液的分散力接近,无明显的边缘效应,因此特别适合形状复杂的工件、腔体件、深孔件、盲孔件、管件内壁等表面施镀,镀层表面光洁、平整、美观。
4.无毒地味,无三废排放,属大力推广的绿色环保产品,通过国际测试符合欧盟标准。
5.化学镍电镀是靠基材的自催化活性才能起镀,其结合力一般均优于电镀,镀层有全光亮的外观,晶粒细,致,致密,孔隙率低及摩擦系数小等优点。
6.化学镍电镀磷合金为非晶体态结构,镀层致密,无孔,耐腐性远高于电镀镍,化学镍电镀层硬度较高,镀后镀层可进行热处理来提高其硬度达到(hv800-1200),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代替镀硬铬或不锈钢使用,更可贵的是化学镍电镀层兼备了良好的耐腐与性能。
7.钎焊性能好,根据镀层中含磷量可控制为磁性和非磁性。
8.由于五金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等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化学镍电镀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化学镀镍镀层特点
磷含量:6-9%(wt); 电阻率:60-75μΩ·cm;
密度:7.6-7.9g/cm3; 熔点:860-880℃;
硬度:镀态:Hv 500-550(45-48RCH);
结合力:有钢上400MPa远高于电镀;
热处理后:Hv1000; 内应力:钢上内应力7MPa
化学镀镍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
原料及操作 单位 范围
NICHEM 2010A %(v/v) 50
NICHEM 2010B %(v/v) 150
pH 4.6-4.8
温度 ℃ 85-90(87)
装载量 dm2/L 0.5-2.5(1.5)
时间 视厚度而定 视厚度而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