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爆接线箱、防爆分线箱、不锈钢防爆分线盒
产品特点:
1、BXJ51系列隔爆型接线箱由ZL102高强度铸铝合金制成外壳和三聚腈胺耐弧塑料压制的接线端子等零部件组成。
2、进出口线采用橡胶密封圈和压紧螺母等引出结构。
3、进线口设有防拨脱装置接线箱内外均有接地螺钉。
4、可用于380/220V及以下电路中作为连接各种电气设备
玻璃钢电缆防爆盒
上海:防爆接线箱、防爆分线箱、不锈钢防爆分线盒
产品特点:
1、BXJ51系列隔爆型接线箱由ZL102高强度铸铝合金制成外壳和三聚腈胺耐弧塑料压制的接线端子等零部件组成。
2、进出口线采用橡胶密封圈和压紧螺母等引出结构。
3、进线口设有防拨脱装置接线箱内外均有接地螺钉。
4、可用于380/220V及以下电路中作为连接各种电气设备的分线、接线用,也可作为自控或通讯的信号电源的连线。
5、铝合金外壳压铸成型,表面高压静电喷塑,不锈钢紧固件;
6、端子数、出线口方向及数量,规格由用户选择,并可根据要求制。
7、 符合GB3836-2000,IEC60079标准要求。
注:上海量巨防爆防爆电器生产厂家,产品型号种类多,如用户有特殊需要可提供图纸,按用户的要求加工。
上海防爆正压柜厂家
我公司PXK系列正压通风型防爆控制柜适用于气体环境1区、2区危险场所、IIA、IIB、IIC级性气体环境、温度组别为T1—T4的环境;新术语在有潜在环境的工厂内使用的防爆设备的购买者和使用者将会在指令94/9/EC中遇到,新的术语。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天航空工程以及军事设施等工厂中;产品严格按照GB3836.1.2.3.4《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规定设计、制造,有完善的体系,已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正压通风型防爆控制柜是由正压外壳、正压控制器和排气阀(压力释放阀)组成:
正压柜壳体:
1.正压柜壳体选用德国威图或武汉梅勒国际柜体厂家,做工精美,密封性可靠。主腔防护等级IP54,副腔防护等级IP32;
2.外壳采用钢板焊接或不锈钢焊接,表面经高速抛丸后粉末静电喷塑,外形美观;
3.可根据用户要求安装各种普通的检测仪表、分析仪表、显示仪表、变压器、软启动器、变频器、PLC、各种按钮、开关、微电脑触摸屏以及普通电器元件,对用户需装电器元件完全不受限制;
4.采用多样化设计,可选择柜式(上下形式,左右形式)、壁挂式等;
正压控制器
正压控制器是按照GB3836.5《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正压外壳型“p”》的要求开发的,能满足新标准的所有规定,适用于ⅡA~ⅡB,T1~T4组气体混合物1区危险场所。
1.采用气动元件,手动操作,可靠性高;
2. 仅有1个防爆压差开关为电气元件,提供单刀双掷开关干接点;
3. 压力显示、流量显示;
4. 卡套式接头,施工方便,密封可靠不漏气;
5. 连接管道为抛光不锈钢管,可根据现场实际任意弯曲,实用美观;控制器和正压外壳可分开安装。
对于2/3防爆配电箱设备中有潜在环境的化学工业来说,欧洲指令94/9/EC特别重要。用于危险场所的多数设备都称为标准设备,标准设备常用在设备安全和区域,而且都已进行了严。产品特点1、本产品为不锈钢材质,开关箱采用隔爆型结构,母线箱及出线箱采用增安型结构。格检验和运行试验。多数制造商充分利用从过去的认证到94/9/EC(ATEX合格声明)指令为基础的文件的这段时间,简化自己的产品范围,改进或放弃原有设备和电机。为了不至于在2003年存j在没有试验认证过的设备和机械,化学工业对此早已做出反应。
对其他学科如机械和化学学科的影响
指令的适用范围是拟用于潜在环境的所有产品,所以还需要考虑电气安全和电弧之外的引燃源。表2中列举出潜在引燃源。
带运动部件的非电气设备能够产生几种潜在引燃源,包括热表面、机械撞击、摩擦和压力引燃。5、各种插座组装在一起适合不同的要求,并可根据要求加装指示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设备受到损坏的情况下才会导致这些引燃源的产生,因此,势必首先尽力排除使设备产生问题的运行原因。而正如增安型“e”电气设备那样,把设备性能和它的防爆措施结合起来。在防爆配电箱设备设计阶段,就应对危险物质提供合适的保护/防范措施及其过程控制,以避免过高表面温度主要方面:
4.3“Ex s”特殊型
此方法是“补充”型。它适用于不能明确分类的,但通过试验或其他方法能表明其具有安全保护作用的保护方法。从理论上说,它可以适合任一区域,但在实际使用中,通常限制使用在l区和2区。大多数“正常工作中不产生火花”类设备都属此类。
5结束语
两标准体系都右着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显而易见的作用。对两大标准体系进行比较的目的是明确两体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献一旦发布,依据指令第5,2条的规定,则该标准将作为欧洲协调标准,并进入“趋于一致”状态,可供指令使用的标准的情况如表1所示。两体系之间不存在着哪一个更权威、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NEC中增加了第505章,两体系的差别越来越小。对NEC概念比较熟悉的使用者,对IEC的概念也不会存在着太多难以理解的问题。(续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