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物体在使用了有机颜料之后能够提高亮度和可见度,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与有机颜料的组成特性是分不开的.
有机颜料在吸收能量后,所有的分子几乎都在低能态(基态)受到激发,由于在紫外区和可见区发射的的吸收作用,时间十分短(约10秒~5秒),结果使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当这种转变发生时,就可说分子处于激发(状)态,一种分子可有许多激发态,而每种激发态都有一
色浆
我们都知道,物体在使用了有机颜料之后能够提高亮度和可见度,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与有机颜料的组成特性是分不开的.
有机颜料在吸收能量后,所有的分子几乎都在低能态(基态)受到激发,由于在紫外区和可见区发射的的吸收作用,时间十分短(约10秒~5秒),结果使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当这种转变发生时,就可说分子处于激发(状)态,一种分子可有许多激发态,而每种激发态都有一定的振动形式,一个分子对发射能的吸收作用是个作用的过程,光(光子)的能量可定义为E=hv,E是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v是吸收光的频率,吸收的能量是与一个分子的态的变化相对应的,有机颜料必然严格地相等于光的能量,对一个既定分子而言,它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而物质的分子结构则决定着这些频率,对许多分子而言,包括日光荧光颜料在内,它们的吸收带是很宽的。
在激发态中,振动松弛比光发射要快,故由于邻近分子的碰撞而振动能会立即消失,直至分子进入激发态的低振动水平时止。大多数分子在达到激发(单重)态的较低振动水平后,就失去它们的剩余电子和振动能(由于内转换和其它减活化过程)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分子就落入基能态而不发射,所以,有机颜料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如能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入射光而反射出一部分剩余光时,就形成了颜色。例如当一束白光落在非荧光(一般)的橙色颜料上时,只反射橙色波长,而剩余的光则披吸收而转变成热。
氧化铁红的制备工艺
传统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即高温煅烧法;另一类是湿法,即酸溶液氧化法。主要原料局限于铁皮和铁屑,生产周期长、能耗大、生产成本高。近年有一些新方法在尝试:
(1)将FeSO4 7H2O研磨成粉末后,加入NH4HCO3及表面活性剂PEG(聚乙二醇)-400,室温下研磨40min,水洗、醇洗、抽滤、烘干得前驱体粉末,后经热解得纳米级氧化铁红产品。这种室温固相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价廉易得,产品粒径易于控制,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纳米级Fe2O3粉末的新方法。
(2)铁泥为原料制备氧化铁红颜料:①以工业废渣铁泥为原料,经拌酸氧化制备出了铁红颜料,制得的产品符合油漆、涂料等对铁红颜料的要求。②铁泥干法制备氧化铁红颜料:将原料铁泥加入硫酸作为氧化剂,放入马弗炉中煅烧得氧化铁红颜料。此两法研究出了利用工业废渣铁泥制备氧化铁红的工艺路线,从而了铁泥对环境的污染,且变废为宝,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3)钛白副产物制备氧化铁红颜料:将一定量的钛白副产物加热到500℃,保温2h,冷却后取出研磨,使其粒径达到氧化铁红所要求的范围,再加热到800℃保温2h,充分煅烧得到氧化铁红。

氧化铁颜料: 氧化铁颜料主要指以铁的氧化物为基本物质的氧化铁红、铁黄、铁黑和铁棕四类着色颜料,其中以氧化铁红为主(大约占到氧化铁颜料的50%),用作防锈颜料的云母氧化铁以及用作磁性纪录材料的磁性氧化铁也属于氧化铁颜料的范畴。氧化铁是仅次于钛白的第二大无机颜料,也是大彩色无机颜料。在全部消费的氧化铁颜料中,70%以上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称之为合成氧化铁。合成氧化铁由于其合成纯度高、粒径均匀整齐,且色谱广、颜色多、价廉、无毒,有优良的着色和应用性能,具有吸收紫外线等性能,因而广泛用于建材、涂料、塑料、电子、橡胶、陶瓷、油墨、磁性材料、造纸等领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