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前期沟通认证范围的时候了解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范围,在审核现场ISO认证的审核员只会缩减范围不会做范围上的增加,在提供依据的时候需要明白,企业需要给予的是一整条的依据链,并不是单一性的依据,前期多和咨询老师沟通。需要做到资料齐备不要临时准备材料这样会耽误时间,毕竟审核人日是需要增加费用的。所以总结一下,首先企业不要抱着花钱了就一定可以拿到证书这样的一个态度,需要积极的参与到I
建筑3A认证公司
标题
在前期沟通认证范围的时候了解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范围,在审核现场ISO认证的审核员只会缩减范围不会做范围上的增加,在提供依据的时候需要明白,企业需要给予的是一整条的依据链,并不是单一性的依据,前期多和咨询老师沟通。需要做到资料齐备不要临时准备材料这样会耽误时间,毕竟审核人日是需要增加费用的。所以总结一下,首先企业不要抱着花钱了就一定可以拿到证书这样的一个态度,需要积极的参与到ISO认证中来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咨询公司和认证公司,前期的沟通范围和现场审核的时候也是。
但现实情况如何呢?的ISO认证变成了只做一件事:填虚记录、补虚记录!认证机构审核时,偏偏把记录当“宝贝”、当目的!明明是、明明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却大加赞许。对企业是否运行了的“动作”和“质量”似乎并不关心。(不管真假、也不管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只要有记录就一切OK;导致填补虚“记录”成了ISO9001的目的,也导致了ISO9001在的过于形式化,既不“符合”标准的初宗,也无法给企业带来“效果”和帮助!——企业都把认证审核员尊成为“老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所做的所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如此“形式主义”、如此“造假”,ISO认证行业正义何在?公平何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质量缺失、信誉缺失、道德缺失、良心缺失等恶劣影响,真的是触目惊心呀!

诚然,申请ISO9001认证,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客观依据。但客观依据不全只是记录这一种表现形式,记录是手段,保证产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实实在在的有效运行才是目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才是真实、客观的依据。例如:ISO900:2008标准几乎每个条款用的都是“动词”,也就是说:ISO9001认证关注的:你是否有“动作”。另外,ISO900:2008标准2条款的用词是“评审结果”、1条款的用词是“评价结果”、4条款的用词是“评审结果”、5条款的用词是“验证结果”、6条款的用词是“确认结果”、6条款的用词是“校准和检定(验证)结果”……因此,导入ISO9001标准的宗旨,是引导和规范企业扎扎实实的做事,然后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数据结果保存,供持续改进时参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