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培训,再逐渐普及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称之为“傻瓜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简单培训便能操作。朱列玉建议,AED正确使用方法的普及可以分阶段进行。其中,对于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可培训,然后再通过联合当地急救中心或红十字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对市民进行培训,再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实现应急救护
AED卓尔Plus
先做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培训,再逐渐普及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称之为“傻瓜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简单培训便能操作。朱列玉建议,AED正确使用方法的普及可以分阶段进行。其中,对于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可培训,然后再通过联合当地急救中心或红十字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对市民进行培训,再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实现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全覆盖,真正发挥AED的救命作用。
一名男子在北京市东单体育馆突然倒地,恰好在此运动的6名医生联手展开抢救,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在这期间,一个细节被很多人关注:急救过程中,医生使用了体育馆内安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该男子接受4次除颤后恢复了自主心率,随后被急救人员转移到了医院急诊。
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近年来多次出现在猝死事件的报道当中。AED是一种便携式的,能够诊断特定的,并通过除颤,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作为非医务人员也可使用的急救设备,AED在生死攸关之际屡显神威,其作用与价值得到了更多重视。然而,在城市的公共场所,AED的“数量”和“能量”还远远不够。
)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
2021年启动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按照前期先解决有,后期再提升的思路,分步实施。其中2021年底前实现本市地铁站、火车站、学校AED全覆盖,2022年起逐步推进其他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配置任务的70%,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主责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人民
配合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