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成亿环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干渣机钢带:
干式除渣机的结构特点:
1.输送链
输送链所有零件均采用耐热、线膨胀系数小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它是干式除渣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不锈钢网和不锈钢板组成:
不锈钢网采用螺旋型输送网结构,它由一根一根像螺旋的不锈钢丝连接而成。即使在运行过程中,螺旋型的不锈钢丝有一处断裂,该不锈钢丝还和其它螺旋型不锈钢丝相连,不
干渣机网带
青岛科成亿环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干渣机钢带:
干式除渣机的结构特点:
1.输送链
输送链所有零件均采用耐热、线膨胀系数小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它是干式除渣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不锈钢网和不锈钢板组成:
不锈钢网采用螺旋型输送网结构,它由一根一根像螺旋的不锈钢丝连接而成。即使在运行过程中,螺旋型的不锈钢丝有一处断裂,该不锈钢丝还和其它螺旋型不锈钢丝相连,不锈钢输送链还能继续运行。
不锈钢板由多个螺栓、螺母固定在不锈钢网上,并点焊防松。不锈钢输送链为平带形式,它平放在上部托辊上,由密布的平托辊承托,靠与传动滚筒间的摩擦力牵引,完成输送。刮板捞渣机置于锅炉底部,灰渣从捞渣机末端排出,供输送机或装车外运,实现连续排渣,也可直接用汽车运渣实现间断性排渣,本机还可用于石子煤或其它固体物料的输送。不会有掉链、卡死现象。每米宽的不锈钢输送带能承受380000N的拉力,每平方毫米能承受850N的压力。使用寿命可达50000小时
不锈钢输送带的尾部滚筒固定在张紧装置上,尾部张紧采用气动自动张紧装置,在不锈钢输送带运行过程中,其各点受到同样的张紧力,从而避免了因输送带受力不均而跑偏。
在干式除渣机壳体内,不锈钢输送带的输送段和回程段的两侧均设有防偏轮,防偏轮能防止不锈钢输送带跑偏。


改造清扫链
在改造清扫链提升角度时,可以将其角度从之前的35°,降低至17°,以此来减轻托辊磨损,减少压辊,获得更好的清扫链出力;安装、使用和维护1、gdgs型碎渣机带有行走轮,安装在固定轨道上,碎渣机,并用支脚予以固定,单辊碎渣机,可满足用户不同工况要求,具体安装尺寸参见附图。另外,还需要将清扫链所对应的出口,准确连接于给料机;而在具体的钢带出口上,仍然是碎渣机,使其处于独立工作状态,彼此不造成干扰,这样能够消除堆渣对整个清扫链所造成的威胁;还需强调的是,需定期性的检查压辊,清扫链托辊,如果出现严重磨损,需即刻更换。
3.1.7 斜段的箱体支腿用螺栓与平台斜梁紧固;在弯段的底部加辅助支撑;平段、尾部的箱体支腿与基础与预埋铁焊接,焊脚高度 8mm。
3.2 头部输送链驱动辊筒
3.2.1 驱动辊筒对称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3mm。
3.2.2 驱动辊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 ≤0.2/1000。
3.2.3 驱动辊筒轴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 ≤2mm。
3.2.4 驱动滚筒轴线与张紧滚筒轴线平行度 ≤5mm。
3.3 头部清扫链驱动链轮
3.3.1 驱动清扫链轮轴横向中心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2mm。
3.3.2 驱动清扫链轴的水平偏差 ≤ 1/1000。
3.3.3 驱动清扫链轮轴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
3.3.4 驱动清扫链轴与尾部张紧链轮轴的平行度 ≤5mm。
3.4 尾部输送链张紧辊筒
3.4.1 输送链张紧辊筒轴线的水平偏差 ≤0.2/1000。
3.4.2 张紧辊筒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3mm。
3.4.3 张紧辊筒轴线与排渣机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
3.4.4 张紧辊筒与头部驱动辊筒轴线的平行度 ≤5mm。
3.5 尾部张紧清扫链轮轴
3.5.1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偏差 ≤2 mm。
3.5.2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水平偏差 ≤1/1000。
3.5.3 张紧清扫链轮轴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 mm。
3.5.4 张紧清扫链轮轴与驱动清扫链轮轴的平行度 ≤5 mm。
3.6 尾部张紧辊筒与张紧清扫链轮的张紧油缸
3.8 清扫链托轮
3.8.1 清扫链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清扫链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8.2 各段上相对的两个清扫链托轮的链槽中心线距离为 1570±1 mm同侧相邻的三个清扫链托轮链槽的中心线直线度误差为 2 mm。
3.9 限位轮及冷却风门
3.9.1 限位轮轴线与箱体侧板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与相邻托辊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限位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9.2 箱体侧板的侧风门进风口挡板应移动顺畅。
3.9.3 斜段顶盖与头部顶板冷却风门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10 液压管路
3.10.1液压管路安装时按照液压系统图的油路走向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应使管线,转弯数少。
3.10.2所有液压管路内壁应清洁、光滑,无腐蚀、氧化皮、裂痕等缺陷。
3.10.3管件的弯曲半径为R70~R100,管件弯制后的椭圆率不超过10 %,弯曲处不得有波纹、凹陷等缺陷。
3.10.4管路每间隔1.5 m左右应设有管夹。
3.10.5管路在制作后,应用清洗液对管路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将管路内壁吹干净;安装时不准有任何异物进入管路内。
3.10.6所有管路及接头连接处,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