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润滑油挑选小建议汽车润滑油挑选小建议: 建议1:如果是新车可以参照制造商规定购买。假如汽车行驶10万公里,建议将粘度提高10,。比如说:原来使用5W-30,建议更换为5W-40。基于发动机正常的间隙磨损,需要高粘度来填充,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建议2:有关于驾驶习惯的问题?有些人喜欢急加速驾驶汽车,也就是所谓的"地板油门"。如果有这种习惯,那么选择高粘度机油是错误的,建议
齿轮油厂家山东
汽车润滑油挑选小建议
汽车润滑油挑选小建议:
建议1:如果是新车可以参照制造商规定购买。假如汽车行驶10万公里,建议将粘度提高10,。比如说:原来使用5W-30,建议更换为5W-40。基于发动机正常的间隙磨损,需要高粘度来填充,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建议2:有关于驾驶习惯的问题?有些人喜欢急加速驾驶汽车,也就是所谓的"地板油门"。如果有这种习惯,那么选择高粘度机油是错误的,建议使用低一个等级粘度的机油。如果粘度过高,无法及时的润滑发动机,会造成磨损。使用低粘度机油会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此建议不适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
建议3:同价位机油基本上基础性能都差不多,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日常所遇到的积碳问题是普遍的,在选择机油时要选择偏向于清洁能力较强的机油。因为,发动机一旦产生积碳是相对麻烦的,不仅会影响性能,积碳太多时处理起来也是非常的麻烦。由于燃烧和摩擦,发动机会产生各种污渍。这种污垢称为“污泥”,如果堆积,会降低润滑性能并缩短发动机寿命。机油吸收了这些油泥并保护发动机免受污垢的侵害。知道油在使用时会变黑变脏,这证明油正在吸收污泥。
建议4:同样的全合成机油为什么价位差距很大。100-400元之间都可以买到全合成机油,但是实际上另有说法。全合成只是代表配方的标准,的是机油标准之间的差距。代码SA至SN之间其实是真正代表机油的,目前SN,无论在哪方面对发动机都可以起到的保护作用。
总结:购买机油是结合自己的驾驶习惯,车辆的使用年限,以及正规的购买渠道来选择。
低黏度润滑油为什么节油
润滑油的黏度标号
润滑油的标号标明润滑油的黏度值, 并且,还要看润滑油的牌号及试验黏度,以“sae15W-50”为例,润滑油标号里W后面的数值代表的是润滑油的自身运动黏度,这个数字越低越耐低温,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高温油膜保持的能力越强。 市场上常见的润滑油,黏度也会分为好几种。 而一般情况下,20和30的年度属于相对的低黏度润滑油。 低黏度润滑油为什么节油? 车辆发动机其实和人一样,又怕热又怕冷,当水温过低时,会引起燃油燃烧恶化,油量增加、磨损加快,还会引起润滑油黏度增大,车辆的功率降低。 不过不能为了节油,而盲目的降低润滑油黏度,低黏度的润滑油虽然节油,但不是适用于所有车型。 科学调节车辆工况,才是节油的办法。

如果对润滑油进行混合,它们的性能却可能受到影响,让你的机器在不知不觉中“亚健康”运行,严重的情况还可能损伤机器。本文将介绍润滑油不相容的11种不同“症状”:
油膜强度受影响:磨损增加、温度升高、发热,震动或者发出响声。
破乳能力降低:润滑油原本有良好的破乳能力——接触到水也能迅速和水分离,但是混合后润滑油的破乳能力不行了,出现润滑油乳化现象。
颜色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的颜色和透明度随着使用发生变化很正常。但是润滑油还没怎么用就出现了颜色变化,透明度降低,润滑油变暗的现象,应该考虑是否引入了不相容的润滑油。
出现气泡问题:润滑油不相容可能导致的症状之一就是润滑油“处理”空气的能力下降:表现为,抗泡性降低,油里的空气排不出来,泡沫增加。
出现难溶物:絮状物、添加剂的析出、漆膜、油泥、沉淀物、油面下降后在视镜或者油池等地方留下污垢层、滤油器提前发生堵塞,这些都可能是润滑油不相容的副产物。
润滑油提前氧化:油氧化的症状有很多,包括酸值突增,黏度突然发生变化,同时伴有油泥、闻起来有酸腐味。
颗粒物突然增加:不明原因的颗粒物——有可能是添加剂的沉淀,或者是添加剂、基础油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物。
相位分离:通过视镜观察或者油品采样分析可发现油品液相分离,色度、稠度、和折射率发生异常。
产生胶状物:某些润滑油在混合之后会产生胶状物,附着在过滤器、油箱还有视镜上。造成的结果是机器“吃”不到足够的润滑油,甚至油压降低。
泄漏:如果系统多处发生漏油,也可能是润滑油发生了交叉污染所致。润滑油之间发生了不相容,引起润滑油黏度、润滑油的表面张力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