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走人的小型浮桥,可以随水而上下浮动,感受水面行走的乐趣。过车的中大型浮桥可以配合钢架,钢板,实现平稳安全的需求。有时亦用来阻隔对方水军的行动,浮桥上驻守有军1队,利用浮桥和对方水军作战。泊盾使用打桩,下锚等手段,将浮桥固定于河上。也可以在特别情况下拆除,并另行安装回去。方便快捷,高经济效益。浮桥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建于宋乾道7年(1171年),是与赵州桥、
水上浮筒设计
仅走人的小型浮桥,可以随水而上下浮动,感受水面行走的乐趣。过车的中大型浮桥可以配合钢架,钢板,实现平稳安全的需求。有时亦用来阻隔对方水军的行动,浮桥上驻守有军1队,利用浮桥和对方水军作战。泊盾使用打桩,下锚等手段,将浮桥固定于河上。也可以在特别情况下拆除,并另行安装回去。方便快捷,高经济效益。浮桥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建于宋乾道7年(1171年),是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齐名的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1上早的启闭式桥梁”。

浮力应用
浮桥是我国古代历史1上应用浮力的伟大奇迹。在以后的年代,发展到不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桥,而且像黄河这样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桥。然而可喜的是,作为休闲用途的观赏浮桥现在出现在了柳江上,飞鹅路的车度码头、东堤路的滨江一带,新型的浮桥像彩带一样漂在柳江上,令人赏心悦目,为魅力柳州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相传在11世纪初,在蒲州附近潼关以北的黄河上曾架起一座很大的浮桥,浮桥的缆绳用8只铁牛系住,这些铁牛立于两岸,每只铁牛重数万斤。后来由于洪水泛滥,浮桥被冲垮,铁牛也沉入河中。如何把铁牛打捞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比较困难的。和尚怀丙用两只装满了泥土的大船,派人潜入水中,用铁索把铁牛和大船系在一起,然后再把船中的泥土除去,利用大船所受的浮力,把铁牛拉起来 [1] 。
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1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一般河道码头采用直立式就可以了,道路和堆场、码头应该还有仓库挡土墙的话做干砌片石砌筑防护就行规范有河港通用码头建设标准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公元1171年 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造舟为梁,舟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名曰“康济桥”。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这座800多年的浮桥,昂首屹立在贡江边,并与市内的古朴逶迤的古城墙、壮观秀美的八境台、雄伟沉重的涌金门一道伴随着赣江的涛声,造福赣州人民,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成为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1577年某个葡萄牙人自回国后,对江西赣县(即今赣州)浮桥倍加赞赏,说“全世界建筑工人应数一”。让人引以自豪的浮桥。她不愧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见证、历史的缩影,更是古代勤劳的赣州人民智慧的象征。愿它能继续传承古今、造福人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