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七氟丙烷在常温下气态,无色无味、不导电、无腐蚀,无环保限制,大气存留期较短。灭火机理主要是中断燃烧链,灭火速度极快,这对抢救性保护精密电子设备及贵重物品是有利的。七氟丙烷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为9%,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为10.5%,七氟丙烷的设计浓度一般小于10%,对人体安全。其特点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及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型号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七氟丙烷在常温下气态,无色无味、不导电、无腐蚀,无环保限制,大气存留期较短。灭火机理主要是中断燃烧链,灭火速度极快,这对抢救性保护精密电子设备及贵重物品是有利的。七氟丙烷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为9%,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为10.5%,七氟丙烷的设计浓度一般小于10%,对人体安全。其特点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及良好的适用于灭火系统使用的物理性能。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发达用七氟丙烷替代哈龙灭火系统并取得成功.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分为有管网和无管网(柜式、悬挂式)两种。其中,有管网系统又分为内贮压系统和外贮压系统,其主要区别为灭剂的传送距离不同。内贮压系统的传送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外贮压系统的传送距离可达150米。

七氟丙烷遵循规范
第7.0.2条 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设置在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装置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在自动控制程序中,应安排0~30s可调的延迟喷射的环节。延迟时间的设置,应根据人员安全尽快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为0s。在灭火设计浓度大于9%的防护区,应增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有人进入防护区时,将灭火系统转换到手动控制位;当人离开时,恢复到自动控制位。第7.0.3条 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且,其操作方式应经两步完成。第7.0.4条 灭火系统与预制灭火装置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需联动的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和防火阀等设备的操作与控制。设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动作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中心。这些信息包括火灾信息捕获灭火动作、手动与自动转换和系统故障等。

同时对管道及管道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或气压严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扫。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脏物出现。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喷嘴的安装,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喷嘴安装时应逐个核对其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并应符合设计要求。,调试与验收。具体的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与验收可参见《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中的要求。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图解
7.3.2主要性能参数
7.3.3用途
选择阀安装在集流管上,进口与集流管连接,出口与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选择阀主要用于组合分配系统中控制灭火剂流动方向,保证灭火剂进入发生火灾的保护区。
选择阀平时关闭。火灾发生时,启动气体进入选择阀驱动缸,推动缸内活塞,通过连杆机构动作,使选择阀压臂敞开,此时选择阀已处于开启状态。接着启动气体又打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通过选择阀送入保护区,实施灭火。
7.3.4使用维护说明
(a)需手动打开阀门时,应压下手柄,敞开压臂,即可开启选择阀。
(b)选择阀动作后,应经人工复位,检查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