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社会参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区将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鼓励通过多种方式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共同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二)行业主管,单位主责
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推进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督促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组织
除颤仪AED代理
一)推动,社会参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区将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鼓励通过多种方式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共同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二)行业主管,单位主责
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推进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督促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社会急救培训,推进本行业的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提升。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落实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维护、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主体责任。
(三)部门联动,协同保障
宣传、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精神文明办等各部门将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纳入本部门工作,在政策宣传、文明建设、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经费保障、法律支持、志愿服务等方面完善保障措施。
(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坚持首善标准,对标国际国内水平,科学谋划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的配置范围、管理模式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按照前期先解决有,后期再提升的思路,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提升本市社会急救能力。
加强经费保障
各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定责任,通过自行购置设备、接受捐赠或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AED等急救设施设备的配置工作,配置资金按照各单位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全市重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初次取证所需人员培训费、师资培训、教具费用等由市财政统一负担,已取证人员的复训费用由本单位解决。辖区公众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相关经费由区财政负担。
主责部门:各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前完成,并持续开展
深圳AED三天救2人
女孩公园摔倒
路过医生现场施救
1月23日17:38,深圳120接到市民报警,称南山区人才公园内有一名女孩摔倒。
女孩倒地后,现场有市民马上通知公园安保人员,并叫来了同在公园散步的医生朋友——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医生李亨。
17:40,在公园散步的李亨医生到达现场,在检查女孩无呼吸、脸色黑紫,呼叫无反应后,马上实施心肺复苏。
17:41,公园工作人员送来急救包,发现倒地女孩不是普通摔伤,迅速转身骑车去取安装在人才公园求贤阁洗手间外的AED。
17:42,AED送到。现场医生立即打开AED,连接电极片。
17:43,AED分析后提示除颤,现场医生立即给予除颤一次,并继续心肺复苏。
17:46,女孩面部皮肤逐渐变红,心跳和自主呼吸恢复,并有了自主肢体活动。现场那位医生停止做心肺复苏。
17:51,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手急救。
18:05,120急救车到达南山人民医院急诊科。转送途中,女孩恢复意识。入院后,这名27岁的女孩确诊为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医院已为她植入ICD(心内转复除颤器),术后情况良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