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
1.沉降作用尘粒可受重力作用而沉降,沉降的速度与粉尘的密度和粒径有关。粒径或密度大的粉尘沉降速度快,当吸入粉尘时,首先沉降的是粒径较大的粉尘。
2.扩散作用粉尘粒子可受周围气体分子的碰撞而形成不规则的运动,并引起在肺内的沉积。受到扩散作用的尘粒一般是指0.5μm以下的尘粒,特别是小于0.1μm的尘粒。 尘粒在呼吸系统的沉积可分为三个区域:①上呼
排烟系统工程
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
1.沉降作用
尘粒可受重力作用而沉降,沉降的速度与粉尘的密度和粒径有关。粒径或密度大的粉尘沉降速度快,当吸入粉尘时,首先沉降的是粒径较大的粉尘。
2.扩散作用
粉尘粒子可受周围气体分子的碰撞而形成不规则的运动,并引起在肺内的沉积。受到扩散作用的尘粒一般是指0.5μm以下的尘粒,特别是小于0.1μm的尘粒。 尘粒在呼吸系统的沉积可分为三个区域:①上呼吸道区(包括鼻、口、咽和喉部);为了减小渐扩管阻力,必须尽量减小渐扩角a,但a越小,渐扩管的长度也越大。②气管、支气管区;③肺泡区(无纤毛的细支气管及肺泡)。
一个完整的除尘系统包括吸气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风机四个部分。通风管道(简称管道)是运送含尘气流的通道,它将吸气罩、工业除尘器及风机等部分连接成一体。管道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除尘系统的效果。因此,必须全1面考虑管道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以获得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案。冲击作用是较大尘粒沉积在鼻腔、咽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主要原因。
三通
在集中1风网的除尘系统中,常采用气流汇合部件——三通。合流三通中两支管气流速度不同时,会发生引射作用,同时伴随有能量交换,即流速大的失去能量,流速小的得到能量,但总的能量是损失的。为了减小1三通的阻力,应避免出现引射现象。设计时1好使两个支管与总管的气流速度相等,即V1=V2=V3,则两支管与总管截面直径之间的关系为d12+d22=d32。三通的阻力与气流方向有关,两支管间的夹角一般取15°~30°,以保证气流畅通,减少阻力损失。三通不能采用T形连接,因为T形连接的三通阻力比合理的连接方式大4~5倍。按控制范围,除尘系统可分为:(1)就地除尘(局部除尘),除尘器直接设置在产尘设备上,基本上不需要除尘管道就可构成一个除尘系统。另外,尽量避免使用四通,因为气流在四通干扰很大,严重影响吸风效果,降低系统的效率。
厂房排烟除尘烟的危害
焊烟的主要成份
焊接烟气中的烟1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物质,已在烟1尘中发现的元素多达20种以上,其中含量1多的是Fe、Ca、Na等,其次是Si、Al、Mn、Ti、Cu等。焊接烟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成份主要为CO、CO2、O3、NOX、CH4等,其中以CO所占的比例1大。由于有毒有害气体产生量不大,且气体成份复杂,较难定量化。焊接烟1尘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为Fe2O3、SiO2、MnO、HF(铪)等,其中含量1多的为Fe2O3,一般占烟1尘总量的35.56%,其次是SiO2,其含量占10~20%,MnO占5~20%左右。排烟除尘的之粉尘危害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粉尘可随呼吸进入呼吸道,进入呼吸道内的粉尘并不全部进入肺泡,可以沉积在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内。

全抽全压式通风。全抽全压式通风是一种以抽出式为主、压入式为辅的联合通风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压入的新鲜空气扫过工作面,迫使污浊空气向外扩散,在作业面很快形成清洁区,污浊空气扩散到吸气口附近时被吸入风管排出。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较好,但要安装两条通风管,设备投入和运行费用也要大得多。一般原则。①满足洞内通风排烟和工作面有效供给新鲜空气;②通风机和风管的尺寸要满足整个洞内布置;应用行业:这种除尘器主要用于一切排放烟1尘的锅炉和窑炉等行业。③风管沿途损失和漏风要小;④减少噪音污染环境;⑤造价少,运行费用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