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生产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出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选择合适的换热类型。按照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任务,进行传热计算;确定流体在换热器管内的流动环境;确定流体在换热器管内的流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进行定性温度计算,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理性质;计算出管式换热器的平均温差,并按照温差修正系数的原理,确定壳程数或调停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终温度。
管壳式换热器的
卧式管壳式换热机组厂家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生产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出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选择合适的换热类型。按照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任务,进行传热计算;确定流体在换热器管内的流动环境;确定流体在换热器管内的流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进行定性温度计算,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理性质;计算出管式换热器的平均温差,并按照温差修正系数的原理,确定壳程数或调停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终温度。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生产步骤
按照两流体管换热器的温差及设计要求,确定换热器的类型;按照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流体的特性和设计经验,选择总传热系数值;按照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速率方程,开端计算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并按照换热器的根本尺寸或系列尺度设备的规格进行选择。并按照原设备规范计算管壳侧压降,计算管壳侧流量和压降。
检讨计算成果是否合理或满足工艺要求。假如压降不相符要求,要调停流速,确定管侧和折流板间距,或选择其他类型的换热器,计算压降,直到满足要求;计算了管壳式换热器的总换热系数,并计算了管壳侧的对流换热系数,确定了污垢阻力,然后计算总换热系数,然后与数值进行比较。
换热器选择管壳程介质的方法是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有腐蚀、有毒性、温度或压力很高的介质,还有很易结垢的介质均应走管程,主要是由于:有腐蚀性介质的换热器壳程,管壳程材质均会遭受腐蚀,因此一般腐蚀的介质走管程,可以降低对壳程材质的要求;有毒介质走管程减少泄漏机会;换热器温度、压力高走管程可降低对壳程材质的要求,且积垢在管程容易清扫。
2、有利于提高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和充分地利用压降。流体在壳程流道截面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且可设置折流扳,容易达到湍流,Re>100即达湍流,而管程Re>10000才是湍流,因而把黏度高或流量小即Re较低的流体选在壳程;反之,如果在换热器管程能达到湍流条件,则安排它走管程就比较合理,从压力降角度来选择,也是Re小的走壳程有利。
3、根据换热器两侧膜传热系数大小来定。如相差很大,可将膜传热系数小的走壳程,以便采用管外强化传热设施,如螺纹管或翅片管。

换热器更换换热管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1、换热器管子和管板孔的两端应清洁,没有油脂和其他污染物,并且不应有纵向或螺旋压痕影响膨胀型缺陷。2、换热器管道表面应无裂缝、折叠、皮肤较重等缺陷。3、当换热器管道和管板膨胀时,应检查管道的硬度。通常,管的硬度比管板的硬度低30HB。当管的硬度高于或接近管板的硬度时,换热器管的两端应退火,退火长度比管板的厚度长80-100mm。4、当换热器管道需要拼接时,同一个换热管只能有一个焊接口。管长不得小于300mm,U形管弯头至少应为50mm。长直管段不应有拼接焊缝。不对中量不得超过换热器管壁厚度的15%且不大于0.5m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