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测振测温传感器选型风机测振测温传感器选型
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有什么区别?
1、振动按频率范围分,可以分
低频振动:f<10Hz (n<600转/分), 以位移mm作为振动标准。
中频振动:f=10~1000Hz(n=600-60000转/分),以速度mm/s作为振动标准。
风机测振测温传感器选型
风机测振测温传感器选型风机测振测温传感器选型
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有什么区别?
1、振动按频率范围分,可以分
低频振动:f<10Hz (n<600转/分), 以位移mm作为振动标准。
中频振动:f=10~1000Hz(n=600-60000转/分),以速度mm/s作为振动标准。
高频振动:f>1000Hz (n>60000转/分), 以加速度mm/(s^2)作为振动标准。
2、对大多数机器来说,诊断参数是速度,因为它是反映振动强度的理想参数,所以国际上许多振动诊断标准都是采用速度有效值作为判别参数。以往我国一些行业标准大多采用位移(振幅)作诊断参数。在选择测量参数时,还须与所采用的判别标准使用的参数相一致,否则判断状态时将无据可依。
3、在低频域(10Hz以下)是以位移作为振动标准,中频域(10Hz-1KHz)是以速度作为振动标准,而在高频域(1KHz以上)则以加速度作为振动标准。故障诊断为突出故障频率成分,对低频故障推荐采用位移信号分析,对高频故障推荐采用速度、加速度信号。
从理论证明,振动部件的疲劳是与振动速度成正比,而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则是与振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于能量传递的结果造成了磨损和其他缺陷,因此,在振动诊断判定标准中,是以速度为准比较适宜。而对于低频振动,主要就考虑由于位移造成的破坏,其实质是疲劳强度的破坏,而非能量性的破坏;但对于是1KHz以上的高频振动,则主要是应考虑冲击脉冲以及原件共振的影响。
智能测振仪可以抄录设备运行时过程控制仪表显示的工艺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压力、流量等)和观察量(如漏油、异响、部件松动、润滑状况等),可以配合测振传感单元(即小蘑菇)进行温度、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包络及FFT谱)的测量。
振动测试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大致可分为激振设备、测振设备和分析设备,单线箭头表示电信号的传递途径,双线箭头表示机械量(力、速度、加速度等)的传递途径。设备或装置说明如下:
①激振设备:可分为激振器和振动台两类,目前已逐步采用带振动控制仪的激振设备,它可按要求的波形或谱形激振。
②传感器:可分为测力、测运动和测阻抗(同时测量一点的力和运动)三种。
③滤波器:可以起抗干扰,去噪声,提取有用信号等作用。用数字计算机进行处理前必须使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称为抗混滤波器)以避免信号离散化成数字量后可能出现的迭混现象。
风机测振测温传感器选型
常用的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①波形分析法。时间波形是原始的振动信息,波形分析具有简捷和直观的特点,根据明显特征的波形,可对设备故障做出初步判断。
②轨迹分析法。旋转轴轴心相对于轴承座的运动轨迹,直观反映了转子瞬时运动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轴心轨迹稳定,每次转动循环的轨迹基本上相互重合。如果轴心轨迹紊乱,形状和大小不断变化,说明转子运行状态不稳定。
③轴心位置分析法。轴心在轴承中的位置及偏位角是评判转子平稳性的重要参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润滑油的油楔压力将转子平稳托起。当轴承间隙过大或轴承严重磨损,轴心位置明显下沉。轴承润滑油的变化,轴承缺陷等故障,偏位角就会发生变化。
④频谱分析法。这是设备故障诊断中常用的方法。频谱分析的目的就是将构成信号的频谱各种成分分解,以便识别产生振动的振源。首先分解频谱的构成,然后找出主振成分并进行分析,做频谱对比以发现异常状态。特别在分析和诊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分量的值的大小,还应注意振动的发展变化趋势,因为一些较小的频率成分甚至微弱的频率分量,可能增长很快,表明故障在发展。
⑤全息分析法。频谱分析法是现场设备故障分析的传统方法,但是故障与谱图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全息谱将被忽略的相位信息充分加以利用,并对两个空间距离相距900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集成处理。全息分析法应用于大型机组的故障诊断,效果十分明显。
⑥机器的起动和停车过程分析。在机器起动和停车的过程中,转子经历了各种转速和变化,其振动信号是转子系统对转速变化的响应,反映出转子动态特性和故障征兆,能获得平时难以得到的信息,所以起停过程分析是检测转子的一项重要工作。
(1)直接测量:和普通测振仪一样,直接测量。
(2)组态编辑:支持以组态树形式建立区域(总厂、分厂、车间、工位等)、设备、测点;三级报警值设定等基础信息
(3)数据采集:支持对“组态编辑”中建立的各测点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时可拍照、录音、文字说明来备注测量点的信息
(4)状态浏览:查看组态树中采集的历史数据,显示趋势图、波形图和频谱图,可导出测试报告
(5)蘑菇设置:测量单元与主机的连接、测量单元的设置(硬件升级、电量显示、睡眠设置、名称修改等)
(6)基础设置:报表文件夹等基础信息设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