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过滤机的工艺特点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微孔膜过滤和逆渗透膜过滤三类。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则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
外压内吸式MBR膜过滤机报价
超滤膜过滤机的工艺特点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微孔膜过滤和逆渗透膜过滤三类。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则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制膜技术,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孔的控制因素较多,如根据制膜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砜、聚、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超滤膜可被做成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纤维膜等形式,广泛用于如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工程等。
MBR膜过滤机特点:
1.由于膜的分离作用,不必设立沉淀、过滤等其他固液分离设备。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不须经三级处理即直接可回用。投资省费用低。
2.可使生物处理单元内生物量维持在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同时膜分离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生物反应器的占地面积减少。系统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三分之一。
3. 膜生物反应器可以滤除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可显著节省加药消毒所带来的长期运行费用并扩大废水回用范围。
4.膜的截流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TR)的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5.防止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长速度缓慢的细菌(硝化细菌等)的生长,使一些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它们的分解,从而使系统中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系统抗冲击性强,适应范围广。
6.膜生物反应器内生物污泥在运行中可以达到动态平衡,几乎无剩余污泥排放,污泥处理费用低。
7.不需反冲洗,流程简单,易于集成。运行方式,使膜表面不易堵塞,洗膜间隔时间长,且洗膜方式简单易行,使水处理所需能耗很低。
MBR污水处理设备
基本型由六部分组成:(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组成。二、主要特点: 1、不须要专门人员管理。 2、运行费用低、设备运行时的噪音50分贝,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3、设备埋于地表下,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设备上面可绿化。 4、玻璃钢成型(或采用A3钢板防腐材质)使用寿命长达50年。
超滤膜是一种具有超级“筛分”分离功能的多孔膜。现在超滤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基本上涉及过滤的行业都可以用到过滤设备,而且超滤膜分为外压式和内压式超滤膜,虽然都是超滤膜,但是它们也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内外原水净水不同
1、外压式:内部净水,高压;外部原水。
2、内压式:外部净水,高压;内部原水。
二、超滤膜位置不同
1、外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外表面。
2、内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内表面。
三、独立内壁支撑层不同
1、外压式;又称复合膜,膜壁有2层,有独立的内壁支撑层,不怕外部压力挤压。
2、内压式:无独立内壁支撑层,但是可以外压过滤(膜组件的反冲洗)必须比正常运行压力低一半。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的区别从常压,原水净水和独立内壁支撑层这三个方面是不同的。
MBR膜当操作负压超过0.05MPa时,需对膜组件及时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办法是将膜组件从膜架上取下,用清水对膜组件外表进行冲刷,除掉膜组件外表附着的活性污泥;再用0.2%NaOCl和2%的NaOH溶液别离浸泡2小时,附着在膜外表的细菌,并除掉附着在膜组件外表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再用清水对膜组件外表进行冲刷,装入膜池后还应对膜组件进行2-3分钟的反洗,膜组件通量即可康复,MBR膜在处理废物渗沥夜等含盐量高的废水时还要考虑用2%的HCl溶液浸泡1小时。此项作业要求操作人员在清洗过程中要非常留神,防止弄断膜丝及污染膜丝内外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