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高温温度计,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
关节膏药代加工
制作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高温温度计,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4.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撒上。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膏药贴法有讲究☆找准贴药部位在贴膏药前应选择正确的贴药部位,如偏贴太阳穴;跌打损伤、各种等贴敷;贴肺俞、天突等穴;胃痛贴脾俞、胃俞或上脘、中脘。有些膏药必须贴于体表特定部位,如小儿寒积的小儿暖脐膏,必须贴于肚脐上。清洗贴药处在贴膏药前,应先用毛巾蘸温水洗净,擦干后再贴膏药;痛部位应先用酒精消毒后再贴膏药。关节应先冷敷关节,不应马上贴膏药。因为用于的膏药具有散淤的作用,如伤后马上就贴膏药,不但达不到的目的,反而会使局部软组织充胀、疼痛加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