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加工过程中90%以上的工作是在“清洗”,因为只有将工件清洗干净,工件基体露出新鲜的金属晶面,能使电镀溶液完全润湿工件表面,才能获得合格的电镀层,否则就会在工件表面出现、斑点、不均匀的金属花斑甚至镀层剥落。电镀前的清洗是使工件通过脱脂或酸洗清除表面粘附的各种油污和氧化膜。
过程中采用的电镀工艺有:脱脂;化学除油(脱脂);电解除油;酸洗脱脂。
在润滑介质、冲压用
镀镍厂家
电镀加工过程中90%以上的工作是在“清洗”,因为只有将工件清洗干净,工件基体露出新鲜的金属晶面,能使电镀溶液完全润湿工件表面,才能获得合格的电镀层,否则就会在工件表面出现、斑点、不均匀的金属花斑甚至镀层剥落。电镀前的清洗是使工件通过脱脂或酸洗清除表面粘附的各种油污和氧化膜。
过程中采用的电镀工艺有:脱脂;化学除油(脱脂);电解除油;酸洗脱脂。
在润滑介质、冲压用油和冷却液中的添加剂,极压剂、分散剂在极高负载下形成非常和均匀吸附在工件表面的油膜,当然也就形成了更加难以清洗的油污。
电镀层加工常见的个质量问题:
1、“爬锡”
在引线与黑体的结合部有锡层,像爬墙草一样向黑体上爬,锡层是树枝状的疏松镀层。这是由于镀前处理中,用铜刷刷洗SMD框架,而磨损下来的铜粉嵌入黑体不容易洗掉,成为导电“桥”,电镀时只要电析金属搭上“桥”,就延伸,树枝状沉积爬开来与其他的铜粉连接,爬锡面积越来越大。
2、“须子锡”
在引线和黑体的结合部,引线两侧有须子状锡,在引线正面与黑体结合部有锡焦状堆锡。这是由于SMD框架在用掩镀法镀银时,掩镀装置不严密,在不需要镀银的地方也镀上了银。而在塑封时,有部分银层露在黑体外面。而在镀前处理时银层撬起,镀在银上的锡就像须子一样或成堆锡。克服银层外露是掩镀银技术的关键之一。
3、橘皮状镀层
当基材很粗糙时,或者前处理过程中有过腐蚀现象或者在Ni42Fe+Cu基材在镀前处理时,有的铜层已除去,而有的区域铜层还没有退除,整个表面发花不平滑。以上情况都可能造成镀层橘皮状态。
电镀加工基准排气量
基准排气量,指用于核定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生产单位面积镀件镀层的废气排放量的上限值。基准排气量的大小与电镀线类型、工件尺寸、集风面积与效果等因素有关。
根据我们对珠三角某市的挂镀线电镀情况,基准排气量一般都偏大,是《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给出的上限值的2~5倍左右,分析原因可能为: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挂镀电镀线规格大,集风面积大;电镀线前处理(碱除油)中挥发大量碱雾,导致车间环境较差,企业为改善车间环境,加大车间收集系统风量;
GB 21900-2008中基准排气量是五类,但是企业在运行中将不同“类别”废气混合收集,使单个类别废气量数值增大;还有一些辅助工程如退镀,其废气亦纳入废气收集系统;另外,还有密闭线负压收集、镀槽边收集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废气排放量增加,基准排气量大于标准给出的上限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