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藏的目的、原理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
降氨氮低温生物菌种价格
保藏的目的、原理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存活率,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低温生物烘干方法
微生物低温烘干装置是用于对微生物进行烘干使用的装置,通过产生较低的热量,对微生物进行长时间的烘干,在不破坏微生物的同时去除微生物中的水分,广泛的使用在微生物的培育实验场合,而微生物低温烘干装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更方便使用的微生物低温烘干装置;在微生物低温烘干装置使用时,无法对放置的微生物进行旋转,导致了微生物受热面积不够均衡,从而烘干的不够,同时,不能够对放置的位置和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不方便不同体积的微生物器皿摆放进行烘干。
低温生物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先将所需的种药用真菌采集回来,选取新鲜、个体大、壮实、中龄及无病虫害的子实体(或菌核、菌索),作为分离用的材料。若为子实体,取其菌盖或菌柄组织;若为菌核,取其全部或部分(如茯苓)菌核;若为菌索,取其部分根状菌索(如蜜环菌)。再用0.1 %或75 %酒精进行表面消毒2 分钟,用无菌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洗净残留的药液后切成小块。,然后,放入PDA 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皿上,置24 ~26℃温度下,培养5 ~ 7 天。在分离的真菌组织周围见长有白色菌丝时,应及时将菌丝移至斜面试管培养基上,再置温度24 ~26 ℃下培养7~10 天,即得纯。所得的纯还可继续扩大培养或保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