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溶剂(主要成分为丁烷或丁烷和丙烷按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浸出技术,是油脂工业的新兴的一项浸出技术,它利用四号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很容易挥发,作溶剂浸出植物油,低温下易与物料和油脂分离的特性,从植物油料中尤其是特种植物油料中萃取、分离油。生成皂脚需硫酸酸化处理,造成大量废水而污染环境,油耗多少取决于毛油酸价含量,酸价含量越高,油耗越大。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溶剂浸出法
青刺果油代加工
四号溶剂(主要成分为丁烷或丁烷和丙烷按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浸出技术,是油脂工业的新兴的一项浸出技术,它利用四号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很容易挥发,作溶剂浸出植物油,低温下易与物料和油脂分离的特性,从植物油料中尤其是特种植物油料中萃取、分离油。生成皂脚需硫酸酸化处理,造成大量废水而污染环境,油耗多少取决于毛油酸价含量,酸价含量越高,油耗越大。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溶剂浸出法相比较大优点是常温浸出、低温脱溶。它克服了传统溶剂法浸出在分离过程中,需蒸汽加热,破坏掉油脂中热敏性物质,油脂易氧化、酸败,粕和油中存在溶剂残留等缺陷;溜筛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油料和杂质颗粒大小的不同,选用适当筛孔的筛面,并利用油料的自流从而与筛面产生相对运动来进行筛选的。与CO2超临界浸出法相比,浸出压力低(四号溶剂浸出0.4MPa~1.0MPa,超临界CO2浸出25~30MPa),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降解物:降解物是劣变油籽中的蛋白质、磷脂、糖类等成分的降解物,这些降解物形成的色素很难用吸附剂除去。色素: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少数油脂之中还含有色素,比如棉籽油中的棉酚使得油脂呈现深褐色。
这些油溶性的色素大多是在油脂制取过程中进入油中的,还有一些是在油脂生产的过程中生成,比如是叶绿素受到高温作用转变成叶绿素红色变体,游离脂肪酸与铁离子作用生成深色的铁皂等等。色原体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颜色的,但是因为氧化或者特定的试剂作用下会有鲜明的颜色。碱炼用或碱液中和法,脱除油中的FFA、酸性色素、硫化物、油不溶性杂质和微量金属。
物理脱酸是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向蒸汽中引入油脂来去除酸值、不皂化物和气味物质方法。与化学脱酸相比,该法无皂脚产生,因此油耗低,油量高,且操作简单,需要蒸汽、水和动力少,需要投资低,一些热敏性色素(类胡萝卜素)和臭味物质也随蒸汽汽提除去。与碱炼脱酸相比,物理脱酸具有产量大、无皂脚、减少溢流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小型精炼设备特点以及区别点:小型色拉油设备一机多用,既可生产色拉油、高烹油、又可生产一级、二级油、同时也可生产牛油、猪油、、鸭等动物油。
开启搅拌,加热开关,油温升至70℃开启真空泵,保持负压在0.4-0.5mpa,油温升至95-100℃时注意观察,油中水分过高容易溢出。(如罐内油上翻应停止加热,过几分钟再开启加热),油温保持在105-110℃,观察视窗口没有水蒸气,停止加热,油温降至80℃时关闭真空泵,油温降至70℃时关闭搅拌,脱水完成。把油打入成品油罐。注意(设备运行前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漏水,阀门正常使用,电机运转正常,紧固螺丝,减速机是否加油,不可倒转,真空泵水箱注满冷水)。油脂的脂肪酸的含量变化: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部分,在碱炼和冬化处理环节变化较大,其他环节变化不明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