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是一种金属元素,英文名称:Indium,元素符号In,属于IIIA族金属元素,原子序数:49,相对原子质量:114.8,熔点156.61℃,沸点2060℃。相对密度7.31g/cm3。铟是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光泽的金属,质地非常软,能用指甲刻痕,可塑性强,延展性好,可压成片。常温下金属铟不被空气氧化。铟具有轻微性,因此应避免与皮肤接触和食入。
这项研究还可以用于帮助修复人类切断的
纳米铟粉
铟是一种金属元素,英文名称:Indium,元素符号In,属于IIIA族金属元素,原子序数:49,相对原子质量:114.8,熔点156.61℃,沸点2060℃。相对密度7.31g/cm3。铟是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光泽的金属,质地非常软,能用指甲刻痕,可塑性强,延展性好,可压成片。常温下金属铟不被空气氧化。铟具有轻微性,因此应避免与皮肤接触和食入。

这项研究还可以用于帮助修复人类切断的神经,以避免长期残疾。研究人员宣称,该突破有助于建造更好的电路、自我修复式结构。 [4] 发现简史编辑在自然界中未曾发现过游离态的铟单质,1863年,德国的赖希和李希特,用光谱法研究闪锌矿,发现新的元素,即铟。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又很分散。它的富矿还没有发现过,只是在锌和其他一些金属矿中作为杂质存在,因此它被列入稀有金属。

In(Ⅲ)与含氮杂环羧酸(2-羧酸和2,3-吡嗪二羧酸),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个化合物In_2(OH)_2(2-PDC)_4(9)和HIn(2,3-PDC)_2(10)。其中化合物9是由双核分子In_2(OH)_2(2-PDC)_4通过π-π相互作用形成的1D波浪形的链状结构;化合物10形成的是3D的nbo拓扑结构。 [7] 制备工艺编辑铟的提取工艺以萃取-电解法为主,这也是现今世界上铟生产的主流工艺技术。其原则工艺流程是:含铟原料→富集→化学溶解→净化→萃取→反萃取→锌(铝)置换→海绵铟→电解精炼→精铟。

世界上铟产量的90%来自铅锌冶炼厂的副产物。铟的冶炼回收方法主要是从铜、铅、锌的冶炼浮渣、熔渣及阳极泥中通过富集加以回收。根据回收原料的来源及含铟量的差别,应用不同的提取工艺,达到配置和收益。常用的工艺技术有氧化造渣、金属置换、电解富集、酸浸萃取、萃取电解、离子交换、电解精炼等。当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是溶剂萃取法,它是一种分离提取工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