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针头大小与动物的种类有关,t 同时针头一定要磨钝。
2. 检查灌注泵的运作情况,一定排出管子的气泡和空气,防止空气栓塞。
3. 经腹腔暴腔,先清楚升主动脉外面的脂肪组织和心外膜组织。
4. 将针头经左心室插入升主动脉(颜色变白的哦),并用钳子固定。
5. 解开右心耳,同时开启灌注泵。注意,不要随便揭开心脏的其他部位,否则有时候可能会
动物模型实验
注意事项
1. 针头大小与动物的种类有关,t 同时针头一定要磨钝。
2. 检查灌注泵的运作情况,一定排出管子的气泡和空气,防止空气栓塞。
3. 经腹腔暴腔,先清楚升主动脉外面的脂肪组织和心外膜组织。
4. 将针头经左心室插入升主动脉(颜色变白的哦),并用钳子固定。
5. 解开右心耳,同时开启灌注泵。注意,不要随便揭开心脏的其他部位,否则有时候可能会灌注成功但是绝大部分会造成灌注不成功,尤其。
6. 将 4 度的生理盐水(好已动物的发白为标准,我们实验室的大鼠约用 250ml)和多聚甲醛 (根据所取得材料而定) 依次灌入。
7. 整个过程均应将动物放在冰上,以便于更好地保存目的蛋白和酶的活性。

动物睡眠剥夺模型,睡眠剥夺是研究睡眠的功能与发生机制的重要方法。睡眠剥夺模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睡眠剥夺实验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对睡眠剥夺实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将几种常用的睡眠剥夺模型的方法评价及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平台睡眠剥夺技术
此类方法主要是利用大鼠畏水及在水中无法进入睡眠的生活习性,通过在盛水的水槽中放置平台,让大鼠站立在平台上,因平台直径足够小(直径 6.5 cm 或更小)当大鼠进入 REM 时,因全身肌张力降低引起节律性低头触水以此来达到剥夺 REM 的目的, 此类方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在不同条件的实验室均能开展因而应用广泛 其主要用来剥夺大鼠的REM ,可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1单平台睡眠剥夺法
此方法早于 1964 年被应用在猫的睡眠剥夺实验中,不久以后有人将此方法应用于大鼠的睡眠剥夺实验,,方法为将一圆柱形台 (直径约 65 m m )放置在长 400 mm宽340 m m高160 mm的水槽中,往水槽中加水至平台露出水面约 10 mm ,将 1 只大鼠置于台上,大鼠可在平台上站立,可进入 NREM,当大鼠进入 REM 时全身骨骼肌张力明显降低,颈部肌张力降低引起节律性低头触水从而无法进入 REM,采用 SP 实验可引起动物的体重及胸腺重量减轻,上腺重量增加,血浆中上腺皮质酮增加,动物攻击行为增加,机体反应抑制等。
因 SP 是单只大鼠进行实验且在实验中大鼠的活动空间受限,故有学者认为以上的临床与实验室表现可能与大鼠的群体隔离或活动空间受限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实验前群体饲养的动物当与群体隔离后也会出现攻击行为增加,血浆中 CORT 增加,功能抑制等表现。大鼠活动空间受限也可引起血浆中 CORT 的水平的增加,这些结果与单平台睡眠剥夺实验中见到的类似,为克服SP 中大鼠与群体分离及活动空间受限的缺点,在 SP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1.2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M P法于1981年先应用在大鼠睡眠剥夺实验中,在 M P中为扩展大鼠的活动空间将台由 SP 中的 1 个增加至 7 个,仍将1只大鼠放在台间进行睡眠剥夺试验,因大鼠可以在 7个台间自由活动,故活动范围较 SP 中有明显增大。经实验比较,在M P中反映应激增强的一些指标,如上腺重量增加和胸腺重量减少仍然存在,甚至在大鼠血液中 ACTH %CORT 的增加及上腺重量的增加较SP的更高,提示 M P较SP有更强的应激性!考虑到大鼠为群居动物,单只大鼠实验易导致与所在群体的隔离。为克服群体隔离所带来的应激反应,有学者将 M P 法进一步改良发展为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