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自组网三种设计思路
自组网路由协议的设计主要有三种思路:
1) 修改现有的常规路由协议,使其能够适应自组网的需要,如DSDV协议就是通过修改常见的RIP协议得来;
2) 采用按需发现的路由原则,不通过周期性广播路由信息来维持路由表,仅当需要建立路由时才发出请求以建立路由,从而有效地减少对网络资源的消耗,典型的有动态源路由(DSR)、A
远距离自组网无线通信系统报价
无线自组网三种设计思路
自组网路由协议的设计主要有三种思路:
1) 修改现有的常规路由协议,使其能够适应自组网的需要,如DSDV协议就是通过修改常见的RIP协议得来;
2) 采用按需发现的路由原则,不通过周期性广播路由信息来维持路由表,仅当需要建立路由时才发出请求以建立路由,从而有效地减少对网络资源的消耗,典型的有动态源路由(DSR)、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等;
3) 基于服务质量(QoS)的路由,节点根据收集到的网络资源情况(而不是通常的跳数)选择一条有可能满足用户QoS要求的路由,如LS-QoS(Link State-QoS)协议。
无线自组网起源
自组网的原型是美国早在1968年建立的ALOHA网络和之后于1973提出的PR(Packet Radio)网络。ALOHA网络需要固定的,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必须和其它所有节点直接连接才能互相通信,是一种单跳网络。直到PR网络,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跳网络,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不需要直接连接,而是能够通过中继的方式,在两个距离很远而无法直接通信的节点之间传送信息。PR网络被广泛应用于领域。IEEE在开发802.11标准时,提出将PR网络改名为Ad Hoc网络,也即今天我们常说的移动自组织网络。
无线自组网传输速率
传统网桥目前设计传输速率主要有300Mbps、866Mbps两种规格。在实际应用中天线基本以指向性定向天线为主。无线组网模式以点对点或者单点对多点模式,物理和软件方面负载较低,因此有效的通讯速率高。Mesh自组网软硬件方面设计和传统网桥有明显差异,在通讯过程中,设备在运行中,需要定时监测和附近其他节点的通讯状态。比如通讯信号强度、速率、是否在线等状态。因此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高,负载高。另外天线的配置上主要是全向天线为主,衰减比较大。因此速率对比传统网桥不明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