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控机床有什么意义?
1、数控机床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有利于适应模具等产品单件生产的特点,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
2、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3、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有利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有利于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5、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有利于
机床厂家
发展数控机床有什么意义?
1、
数控机床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有利于适应模具等产品单件生产的特点,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
2、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3、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有利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4、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有利于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5、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6、机床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7、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数控机床使用数字信息与标准代码处理、传递信息,使用了计算机控制方法,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选购数控机床的五大原则
许多用户在选购
数控机床时都不知道怎样选择好,也不知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选购数控机床的几大原则:
一、性
如果选购的数控机床不能地工作,那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在选购时一定要尽量选择产品(包括主机、控制系统和配套件),因为这些产品在技术上已较为成熟,有一定的生产批量,且已在用户中正常使用。
二、实用性
选择数控机床,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中一个或儿个问题。实用性就是要使选购的数控机床终能佳程度地实现预定的目标,千万要注意不要以高代价换来功能过多而又不实用的较复杂的数控机床。
三、经济性
有了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机床,才能以合理的投人获得佳效果。经济性是指所选购的数控机床在满足加工要求条件下,所支付的代价少或是经济的。
四、可操作性
选购一台功能、较为的数控机床。如果没有适当的人去操作使用或编程,没有熟练的维修工去维护修理,再好的机床也不可能用好,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选购数控机床时要考虑是否方便操作、编程和维修。否则不仅会给数控机床的使用、维护,修理等方面带来困难,造成设备的浪费。
五、货比三家
加强市场调研工作,向了解数控机床的部门或使用数控机床有经验的用户进行技术咨询,尽可能对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市场情况有较为的了解,要充分利用各种展览会来选择、的设备,争取做到货比三家。一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选择成熟稳定的产品。
我国数控机床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业集中度较低
机床行业的下游是零部件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比如,有的加工轴承,有的加工铲子。即使是同类型机床需要加工的产品也完全不同,举个例子,甲企业需要加工平头型螺丝刀,乙企业需要加工十字型螺丝刀。加工需求的不同,出厂前的机床定制需求也就千差万别,所以整个机床行业无手机企业一样形成一个大型统一的公司,来生产一件单一的产品既能卖给企业甲也能卖给企业乙。
2.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可靠性水平、复杂零部件加工水平、检测技术水平、智能化水平。其中,机床可靠性和智能化两个因素水平为关键,决定了一台机床的价值水平。机床可靠性主要由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热力特性三大特性决定。国内更注重定位精度等静态特性指标,忽视对动态特性和热力特性带来的误差的研究。这带来的后果是,机床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协调性不高,高速加工的同时难以保证;机床热误差控制相关技术不成熟,长时间连续工作情况下,难以保证。关于智能化,现在数控机床已经开始从数控自动化向数字智能化方向发展,设备联网,芯片融入AI控制技术已经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技术了。从 2016 年开始国内就陆续出现黑灯工厂(工业4.0)项目,但这些技术主要被国外垄断的,国外企业及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3.人才储备不足
机床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度极高,越是的数控机床,越是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机床调试的技术人才。但是类似的人才在我国十分稀缺。培养成熟的机床技术工程师至少需要三年的培养周期,导致了我国机床产量的严重不足。无法生产机床就无法培养能够掌握机床的新技术人才,导致机床行业陷入了循环。
我国机床行业的行业结构。
行业结构:失守、中端争夺、低端
在低端技术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国产
机床产品(包括系统和整机)已基本占领。由于这一部分门槛较低,部件容易买到,前些年大量中小企业进入。现在中低档、通用型、单机类的同质化机床产能严重过剩,陷入降价竞争,企业大批。
中档机床市场是目前中外企业竞争的主要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是台湾和韩国企业。国产数控系统和进口系统的竞争也集中在这一领域。国产中档系统技术正趋向成熟,目前市场占有率不足50%,国产化趋势不断扩大,可能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广州数控是国内中低档系统厂商。
数控机床方面,国给能力严重不足,市场长期被欧日企业垄断,进口依赖度超过90%。
在数控系统领域,我国少数产品在精度方面可以和西门子、发那科相比,但产品的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还远不如它们,所配套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
机床的技术还聚集在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工具量仪上(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测量反馈元件、转台、换刀机构、滚动元件、轴承、液气润滑装置等)。它们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机的性能和质量。在这一领域,我国技术基础薄弱,其性能、功能、质量、可靠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自我配套能力很低,占有率不足5%。如果从欧洲进口功能部件,当地法律规定必须加价16%-18%,有些重要产品根本不卖。这方面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进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