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灌浆料,高温积稳定,热震性好,设备长期处于高温辐射温度500℃环境,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称谓耐热型灌浆料。
灌浆料主要用于:施工时间短,2小时强度达C20,立即可运行设备,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二次灌浆抢工期工程,称谓抢修工程灌浆料。
流动度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高强度灌浆料
灌浆料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灌浆料,高温积稳定,热震性好,设备长期处于高温辐射温度500℃环境,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称谓耐热型灌浆料。
灌浆料主要用于:施工时间短,2小时强度达C20,立即可运行设备,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二次灌浆抢工期工程,称谓抢修工程灌浆料。
流动度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表示材料流动性能的方法国际上有三种,即流动度法、漏斗法和坍落度法。它们的限界值分别是:流动度法的限界值≥240mm;漏斗法流出时间范围是(8±2) s;坍落度法的限界值≥25cm.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流动度法考查灌浆料的流动性能。为了满足灌浆施工自行流动的要求,灌浆料的流动度必须大于240mm.国外灌浆料的流动度指标,低规定为240mm.如果没有必要的流动性能,狭小的空间是灌不进去的,达不到饱满填充的效果,即使其他性能再高,对灌浆工程也没有意义。所以,灌浆料的流动度是评价灌浆料质量优劣的首要条件。
灌浆料的流动度随加水率(用水量/干料重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加水率过大会出现泌水现象和降低抗压强度。灌浆料加水率的可调节范围应在1%以内。
灌浆料的流动度随停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进行灌浆施工时,对灌入的拌合物要不停地用竹劈子往复拉动,以维护其流动性能。
灌浆料的影响因素
灌浆料的强度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配合比,水灰比,骨料,外加剂,密实度以及后期的养护等。
配合比: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使灌浆料的强度更高。
水灰比:
灌浆料抗压强度与灌浆料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强度等级水泥比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出的灌浆料抗压强度高许多。另外,水灰比也与灌浆料强度成正比,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灌浆料和易性,增大灌浆料的收缩和变形。
总之,影响灌浆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灌浆料质量,的是控制好水泥和灌浆料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灌浆料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选择粒径大的骨料能否增加灌浆料的流动度呢?
灌浆料空隙率的大小不是粒径大小决定的,而是骨料级配决定,骨料级配好的话,孔隙率自然就小了。骨料粒径越小,之间的空隙就越多,需要的水泥砂浆越多。表面积就是每个石子的表面的面积。表面积大的话,就需要跟多的砂浆来包裹这个石子了,粒径越小,表面积就越大!
在灌浆料实际操作中,要按照现场情况而定,可能存在级配过差,就是相互的弥补,灌浆料2种骨料掺量怎么掺量,都需要做一下实验,石子的颗粒级配,找出来一个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