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杂质元素对铝型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铝中常见的有害杂质是铁,在建筑铝型材的生产过程中,当铁含量大于0.25%时已得不到很正常的色调,随着铁含量的升高,光泽度下降,色调偏青,淡灰淡灰的很难看。当含金中硅含量较低时,铁的影响就更明显,硅偏高时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铁的有害影响,这时铁与硅形成alfesi金属间化合物,同时也消耗了部份过剩的硅。铁影响着色的主要原因是铁与铝形
皮带铝型材输送线
浅论杂质元素对铝型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铝中常见的有害杂质是铁,在建筑铝型材的生产过程中,当铁含量大于0.25%时已得不到很正常的色调,随着铁含量的升高,光泽度下降,色调偏青,淡灰淡灰的很难看。当含金中硅含量较低时,铁的影响就更明显,硅偏高时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铁的有害影响,这时铁与硅形成alfesi金属间化合物,同时也消耗了部份过剩的硅。铁影响着色的主要原因是铁与铝形成尖状或棒状组织,从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不等,其电极电位与铝不同,故影响着氧化着色均匀性和连续性,也使氧化膜光泽和透明度降低,影响着色效果。
少量的铜对型材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光亮度有利,而不会降低耐蚀性。但铜含量多时氧化膜偏黑,肉眼就能看出来。
少量的锰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alfesi组织的有害影响,并减少挤压纹的产生。但锰的含量高时氧化膜偏黄,随着锰含量的增加逐渐向棕黄色发展,着色效果更差。
锌含量高时,增加了挤压难度,型材晶粒粗大,模具损耗也大,氧化膜呈乳浊色,并导致碱蚀液中锌离子积累,锌在型材上发生倒置,产生闪亮的梨皮状斑点。
钛含量大于0.1%时对型材着色的色调和色差均有较大的影响,这是钛的不均匀性造成。
因此,从保障型材的表面质量出发,铁含量宜控制在0.25%以下,其它杂质含量宜0.1%。
工业铝型材挤压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工业铝型材挤压温度是挤压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为了降低金属的变形抗力,减小挤压力,需要提高工业铝型材挤压温度。但挤压温度提高到一定温度时,容易出现热脆现象,产生裂纹等缺陷。为避免这种现象,为提高挤压速度,需要降低挤压温度。这两个条件是相互矛盾的,为了既能降低变形抗力,又能采用较大的挤压速度,必须选择一个金属塑性zui好的温度范围。
但是工业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中,金属与挤压筒内衬、模具、垫片产生摩擦,以及金属本身产生变形等,会使金属的温度升高,往往会突破事先选好的挤压温度范围。实验证明:在整个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是逐渐升高的,挤压速度随着铸锭金属的减少而逐渐加快。因而工业铝型材产品尾端由于挤压温度的提高、挤压速度的加快而经常产生裂纹的现象。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的升高与工业铝型材的本性及挤压条件有关。对于工业铝型材而言,金属在模具出口处前后温度差为10-60℃之间。
为了使工业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中挤压温度恒定在金属塑性zui好的温度范围内,zui好实行等温挤压。这是多年来工程技术人员探索的新工艺。要实现等温挤压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在挤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自动调节,如铸锭温度、挤压筒温度都能梯度加热,模具进行冷却且可以调节温度,挤压速度能自动变化或采用等速挤压。另外更换模具后,由于挤压系数改变,上述各项条件也能做相应调整。可见要实现工业铝型材等温挤压是个很复杂的工艺。目前多采用对铸锭进行梯度加热的方法,做到近似等温挤压,也可以大大提高挤压速度和改善产品。
随着电脑和数字化编程技术在工业上应用的逐步深入发展,现代挤压机也随之更新换代,配备有FI控制的等速挤压和TIPS控制的等温挤压。操作者只要选择按钮,依靠设备的自动化编程技术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等速挤压或等温挤压。



压铸铝氧化黑色溶液的保护与保养
主要是保护溶液的pH值。酸性ATT染料是由不同分散功能的酸性蓝黑10B 和酸性橙Ⅱ组成。压铸铝氧化黑色液的pH值的准确操控是很重要的。
1.当染色液的pH值在5~6或3~3。5规模时,酸性橙Ⅱ和酸性蓝黑10B的吸收效果都比较好,被氧化膜吸收的量也较大,膜层中两种染料的量契合配比要求,所获色泽呈正常的黑色。
2.当pH 值在4左右,氧化膜层吸收酸性橙Ⅱ的效果增大,吸收量也天然添加,膜层中的酸性橙Ⅱ大于正常配比,因此色泽闪现带红色。
3.当pH值回复到3~3。5或5~5。5规模后,则氧化膜层对酸性橙Ⅱ的吸收量又会回落,染色工件又呈正常的黑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