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是电路改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市面上的家用电线主要分为铜线和铝线两种。接下来青岛华强电缆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家用电线是用铜线好还是铝线好?
1、负载功率:相同截面积的铜线和铝线两种电线,铜线的负载功率要大于铝线。举个例子:两者都是2.5平方线,那么假设铝线能负载2500瓦特,那么铜线就能负载3000瓦特。
2、柔韧性:铜线柔韧性更好,
阻燃电线公司
电线是电路改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市面上的家用电线主要分为铜线和铝线两种。接下来青岛华强电缆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家用电线是用铜线好还是铝线好?
1、负载功率:相同截面积的铜线和铝线两种电线,铜线的负载功率要大于铝线。举个例子:两者都是2.5平方线,那么假设铝线能负载2500瓦特,那么铜线就能负载3000瓦特。
2、柔韧性:铜线柔韧性更好,弯曲方便。铝线相对来说在弯曲时容易折断。
3、稳定性:铝线非常容易氧化,从而使电阻变大,降低电线负载,容易发生安全问题。但是铜芯的稳定性好。
4、电阻率:铜线电阻率小,比起铝线的电阻率要1.68倍,导致了铝线的功耗损比较大,发热比较严重,影响用电利用率。
5、价格:铝线价格相对铜线要便宜很多,铜线电线电缆价格一般是铝线的多倍,铜线还比铝线重。
青岛华强电缆建议:选择家用电线时,一定要用铜线,忌用铝线。铝线的导电性能差,使用时电线容易发热、会引起接头松动甚至火灾。另外,在施工中还应注意,不能直接在墙壁上挖槽埋电线,而应采用正规的套管安装,以免漏电和引发火灾哦。
简述低压触电解救方法
(1)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出电源插头等。
(2)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
(3)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身躯。
(4)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来后解脱触电者。
(5)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注意:(1)~(5)尽量用一只手。
(6)如果电源通过触电者入地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将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7)如触电者在低压带电线路上,能立即切断电源的应切断电源,或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戴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危险。

怎样区分电线电缆质量的好坏?
1、重量质量好的电线,一般都在规定的重量范围内。
2、看有无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防伪标记,包装是否完好;
看合格证是否规范:
看有无厂名、厂址、检验章、生产日期;看电线上是否印有商标、规格、电压等。 看电线铜芯的横断面,优等品紫铜颜色光亮、色泽柔和,铜芯黄中偏红,表明所用的铜材质量较好,而黄中发白则是低质铜材的反应。铜质合格的铜芯电线的铜芯是紫红色、有光泽、手感软。的铜芯线铜芯为紫黑色、偏黄或偏白,杂质多,机械强度差,韧性不佳,稍用力即会折断,而且电线内常有断线现象。
小知识:检查时,只要把电线一头剥开2cm,然后用一张白纸在铜芯上稍微搓一下,如果白纸上有黑色物质,说明铜芯里杂质比较多。另外,电线往往是“三无产品”,但上面却也有模棱两可的产地等标识,如制造、某省或某市制造等,这实际等于未标产地。
3、可取一根电线头用手反复弯曲,凡是手感柔软、强度好、塑料和橡胶手感弹性大且电线绝缘体上无龟裂的就是优等品。
4、截取一段绝缘层,看其线芯是否位于绝缘层的正中。不居中的是由于工艺不高而造成的偏芯现象,在使用时如果功率小还能相安无事,一旦用电量大,较薄一面很可能会被电流击穿。
正规产品电线外层塑料皮光泽鲜亮,质地细密,用打火机点燃应无明火。非正规产品使用再生塑料,色泽暗淡,质地疏松,能点燃明火。电线绝缘层看上去似乎很厚实,实际上大多是用再生塑料制成的,时间一长,绝缘层会老化而漏电。
劣质线缆
5、是一定要看其长度与线芯粗细有没有做手脚。在相关标准中规定,电线长度计量的误差不能超过±0.5%,截面线径不能超过±0.1%,标的每卷的长度是100m,误差不超过±2cm,非标的产品长度60~80m不等。
6、价格,由于电线的制作成本低,因此,商贩在销售时,常以价廉物美为幌子,使人上当。
家装电线的颜色分类
首先,家用电,一般都是三相电,同时也是三种颜色的线,每种颜色都有约定俗称的接法,虽然有时候接反了也能用,但是后期出了问题影响维修。
根据《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规定:在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相线也就是我们说的火线,通常情况下,红、黄、绿作为火线,蓝色作为零线,而地线就是上面提到的保护线一般是双色线。
由于电线颜色比较多,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红色线,则必是火线。在单相照明电路中,一般黄色表示火线、蓝色是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