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的计量单位。一根电缆从导体加工到电缆成品,往往经历很多道工序,是一气呵成。而且
北京防火电缆厂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的计量单位。一根电缆从导体加工到电缆成品,往往经历很多道工序,是一气呵成。而且有些电缆结构复杂,所经历的工序就更为复杂。

绝缘屏蔽层与接地金属屏蔽之间的作用
绝缘屏蔽层(也称外屏蔽层、外半导电层) ① 绝缘屏蔽层是挤包在电缆主绝缘上的非金属层,其材料也是交联材料,具有半导电的性质,体积电阻率为500~1000 Ωm。与接地保护等电位。
② 一般情况3kV及以下低压电缆没有绝缘屏蔽层,6kV及以上的中高压电缆都必须有绝缘屏蔽层。
③ 绝缘屏蔽层的作用:电缆主绝缘与接地金属屏蔽之间的过渡,使之有紧密的接触,消除绝缘与接地导体之间的孔隙;消除接地铜带表面的效应;改善绝缘表面周边的电场分布。

温度对电缆绝缘的影响
电缆绝缘材料性能都与温度密切相关,随温度的升高,绝缘性能下降,绝缘电阻降低,击穿场强下降,温度升高绝缘加速老化,超过高工作温度还会引起电缆变形,场强分布歧变,严重会导致热击穿发生,因此要严格控制电缆工作温度,不允许电缆超负荷工作
半导体界面对绝缘的影响
在进行电缆终端和对接头制作中都有处理半导体屏蔽层,这是接头质量的关键。此处是场强突变的部位,如果处理工艺水平不高,投入运行后对绝缘造成损伤,严重的情况在竣工试验中就会发生击穿。

材料性能缺陷。材料性能并不是通过厚度体现出来,按照GB8815-2002标准要求,那它的某一项指标不达标,阻燃聚材料,那它的氧指数30。增加电缆敷设难度。现在电缆敷设以桥架或穿管为主,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实行电缆要求紧,外径小,在敷设过程中能有空隙,散发热能,保证电缆外护套不受损伤,否则,给施工单位和电缆敷设带来一定困难。护套厚度应按照标准控制,这样既为企业节约资源,降低材耗,增加利润,又可以保证电缆质量,创造出的产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