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设备
在节水灌溉方面,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由 2010 年的2,731 万公顷上升到 2014 年的 2,902 万公顷,年复合增速1.50%,节水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呈现波动趋势,在 2012 年占比1高,为 50%,其余各年份在 45%上下波动。绞盘式喷灌机有喷枪式和折架式两种,后者具有雾化好、耗能低的优点。仍有一半左右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属于“靠天吃饭”
水肥一体化灌溉
水肥一体化设备
在节水灌溉方面,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由 2010 年的2,731 万公顷上升到 2014 年的 2,902 万公顷,年复合增速1.50%,节水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呈现波动趋势,在 2012 年占比1高,为 50%,其余各年份在 45%上下波动。绞盘式喷灌机有喷枪式和折架式两种,后者具有雾化好、耗能低的优点。仍有一半左右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属于“靠天吃饭”,接近一般的有效灌溉面积仍在使用落后的灌溉方式。
农业物联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步伐较慢,农村知识水平较低,对于当前来说,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还是方兴未艾。
水肥一体化在农业灌溉中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在使用中常常会存在很多细节和要点。今天,来说说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和细节。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这是记者从6月1日在成都市新都区召开的全省果蔬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现场培训会上获悉的。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1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1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3、配套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增加效益的目的。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
系统功能:
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级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1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节水灌溉是以1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1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1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