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保持次发生器设备的清洁
1、经常保持次发生器设备的清洁,溶盐箱底部的盐污应经常清除,尽可能避免盐污进入电解槽。
2、要经常检查发生器循环管进水阀是否有渗漏现象,发现后要及时维修或调换。
3、工作完成后发生器一定用自来水反冲洗,主要是防止NaClO对阳极内壁的腐蚀,同时排除Ca2+ 、Mg2+ 等沉积物。
4、本电解槽使用电极
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
经常保持次发生器设备的清洁
1、经常保持次发生器设备的清洁,溶盐箱底部的盐污应经常清除,尽可能避免盐污进入电解槽。
2、要经常检查发生器循环管进水阀是否有渗漏现象,发现后要及时维修或调换。
3、工作完成后发生器一定用自来水反冲洗,主要是防止NaClO对阳极内壁的腐蚀,同时排除Ca2+ 、Mg2+ 等沉积物。
4、本电解槽使用电极为管式电极,一般水质条件下,电解250小时,产生的钙镁离子将结垢与阴极表面,使槽电流下降,故应进行酸浸泡处理,处理方法是在反冲洗完成后,放空熔盐水箱、储药箱及冷却水箱内液体,由安装调试人员指导用户操作人员,将电解槽拆下,利用3%左右的稀盐酸浸泡10-15min,后用清水冲洗。具体配置方法如下:1立方的盐水桶需要溶解盐40公斤左右盐(非加碘盐或工业盐)。
5、本电解槽阳极活性涂层在一般水质条件下投入使用约60个月后,逐步降低槽电流值,在清理电解槽后观察阳极黑色层,如开始发现局部可见钛金属底色是,须进行返厂重涂。电极活性涂层返厂重涂应与制造厂家取得联系。

在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注意事项有:
①一般自动工作时,无需专人管理,投盐一次可工作(7—10)天,缺盐水时自动停机并报警,投盐时必须对发生器反冲洗一次,工作一个月左右必须酸洗一次。
②设备运行时,严禁无冷却运行,如遇单位停水,设备严禁使用。
③定期检查电源接线栓是否松动发热,高位盐箱中的滤网是否堵塞,及时排除。
④室内尽量避免烟火,保持通风良好,配备人员管理。
→次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次发生器电解主反应过程可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 NaCl+ H2O →NaClO + H2↑ 电极反应:阳极: 2Cl- - 2e → Cl2 阴极: 2H+ + 2e → H2 溶液反应: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所以次发生器电解电极的设计要考虑综合各种因素,根据结构紧凑合理、运行节能、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设备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来设计制造。组成结构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的HCCL次氯酸钠发生器一般由化盐装置、电解装置、整流设备、配兑水系统、自控装置和储药液箱等几大部分组成。次溶液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不存在跑气泄漏,可以在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次发生器主要部件性能描述:
①预软水装置:将溶盐原水进行软化处理,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出水要求达到电解盐水水质硬度标准。
②盐水箱:预软化水与盐在此配置成饱和盐水后自动稀释成3%-5%的稀盐水。
③电解电极总成:阳极材料采用钛基体TA1 镀钌铱,阴极材料为TA1钛材,此种电极使用寿命长,过电位较低,析氯电流,节能效果好。
发 生 器 设 备 特 点 :
次发生器 为 组 合 形 式 ,盐 的 溶 解 ,稀 盐 水 的 调 配 ,投 加 计 量 及 次 氯 酸 钠 循 环 发 生 在 一 只 槽 体 内 进 行 ,投 资 少 、占 地 省 、上 马 快 、设 置 灵 活 。
发 生 器 为 管 状 、内 冷 、单 极 、串 开 相 接 的 组 合 形 式 ,QTXD 型 次 发 生 器 阳 极 以 钛 为 基 体 ,涂 二 氧 化 钌 ,电 位 低 、寿 命 长 。
次发生器累计运行250小时需酸洗一次,根据水质情况相应延长或缩短酸洗周期,酸洗时,先打开所有排空阀门,把管道中的积存盐水排掉,然后打开进酸阀门和出酸阀门,直到出酸放空管有机管流出酸水后,关闭进酸阀门,待酸水在电极管中浸泡1—2小时后再把酸水排掉,然后再反冲洗一次,一般稀盐酸调配浓度为10%左右。而这些存储在储药罐中的次氯酸钠溶液的一般保存时间是一个星期,如果存储时间过长,那么药剂的杀毒消菌效果不仅会降低而且可能会失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