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的准备,做到舍内光线充足,保温良好,防止贼风,堵塞鼠洞,防止鼠害,做好清扫消毒工作,备好火炉,注意保温。门口设消毒槽,消毒,如火碱、生石灰、、等。
2.育雏设备,育雏用具如圈栏板、巢穴、食槽饮水器等,用5%热火碱水洗涤,并用清水冲净洗涤。圈栏垫草要干燥,松软无霉烂。用稻草。温度计挂在育雏舍墙上。
2.5.2 加强育成期
朗德鹅苗基地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的准备,做到舍内光线充足,保温良好,防止贼风,堵塞鼠洞,防止鼠害,做好清扫消毒工作,备好火炉,注意保温。门口设消毒槽,消毒,如火碱、生石灰、、等。
2.育雏设备,育雏用具如圈栏板、巢穴、食槽饮水器等,用5%热火碱水洗涤,并用清水冲净洗涤。圈栏垫草要干燥,松软无霉烂。用稻草。温度计挂在育雏舍墙上。

2.5.2 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在此期以青饲料为主,分群后适当补给精料,补料量据鹅体重大小确定,对偏重的鹅减少精料喂量,相反则增加喂料量。淘汰弱小僵鹅。做好鹅群的放养与调教,在平时喂料应吹口哨,让鹅形成条件反射。若为农户小规模饲养,可放在直径75厘米的竹篮(或木盒)内,并铺垫草,每篮可育50只雏鹅。放牧时一个人在前吹口哨开道并撒饲料,另一个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直到进入牧区。回舍时同样如此 反复训练几天便可。在放牧区内放置一些盛洁净水的饮水器,供给 充足的饮水。管理要精心、做到“五勤”:勤观察鹅跑出鹅舍的先后,弱者或病者往往留在后边;勤观察粪便是否正常: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弱者或病者吃食的动作迟缓;勤在晚上听鹅的呼吸,确定是否有病;勤注意观察平常食量的变化。通过上面“五勤”做到有病早预防,病鹅早隔离。
1.2 购雏季节不当
许多养鹅户不太重视进雏季节,有的在春天,有的在初夏,初夏进雏虽然育雏的舍温易控制,鹅雏成活率高,但禽舍也容易温度过高而导致雏鹅“上热”,而且放养时间短,不能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鹅出栏时体重偏小。
1.3 放养密度不合理
在农村,某些养殖户一味追求放养,有的地方每公顷草地放养100~150只,甚至更高,这样造成青饲料等的严重不足,鹅吃不饱,生长速度减慢,体质瘦弱,增加了率。须要长期补给大量精料,这既增加了饲料费用,在管理上又增加了难度。

1.4 防疫不合理
由于许多养鹅户还按着传统的散养模式饲养,对防疫程序及的正确使用还认识不够,易漏掉某种疫病,如小鹅瘟、鹅痘、禽等;或使用的方法、剂量、时间不正确,造成失败,成活率低。
1.5 饲养管理粗放
1.5.1 不重视育雏的温度
在育雏时掌握不好雏鹅对环境的要求。一般农户育雏时舍内温度、湿度过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注意保温但不重视通风换气,同时密度过大。结果造成温度过低出现压死鸡现象,鹅生长缓慢,呼吸道疾病伴随发生,不但增加了率,还影响了鹅的生产性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