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工艺
脱硫工艺
工艺简介如下:脱硫液气比为:1101.5L/m3,脱硫吸收剂采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由电石渣配制的碱性水由塔板上部向下喷淋,与上升的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小部分被烟气中的氧气氧化成CaSO4)流入沉灰池。主吸收过程:Ca(OH)2+SO2vCaSO3+H2O(4)脱硫剂配制采用机械喷淋方法,脱硫剂加量根据pH监控系统的
球团脱硝
脱硫工艺
脱硫工艺
工艺简介如下:脱硫液气比为:1101.5L/m3,脱硫吸收剂采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由电石渣配制的碱性水由塔板上部向下喷淋,与上升的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小部分被烟气中的氧气氧化成CaSO4)流入沉灰池。主吸收过程:Ca(OH)2+SO2vCaSO3+H2O(4)脱硫剂配制采用机械喷淋方法,脱硫剂加量根据pH监控系统的pH值进行调节,控制脱硫液的pH值在911之间。
旋流板塔脱硫除尘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旋流板塔是在原有磨石水膜除尘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其脱硫及除尘效率。其基本原理是含尘及SO2的烟气经主塔内数层旋流板的特殊结构,使烟气在主塔内部均匀高速旋转上升,遇到喷管中自上而下喷出的极细微的碱性液滴,使液气充分接触从而捕获了烟气中的尘及SO2的污染物。在捕获的过程中,小颗粒不断地互相碰撞凝聚成较大颗粒,并由于离心力作用被甩向塔筒内壁,经沉淀后的水循环使用。该技术的特点如下:保留了具有除尘效果的文丘里装置,又经旋流塔板的二级除尘脱硫,本系统的除尘脱硫效率较一般的湿式脱硫装置高。综合改造后,烟气系统阻力增加很少,仍可使用原有的风机,不增加电机的装机容量,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系统的耐腐蚀性好,不易结垢和堵塞,操作管理方便。充分利用原有的沉灰系统,原有文丘里水膜除尘装置改动不大,设备的占用场地面积基本无须再扩大,因此改造费用较小。
脱硝设备产生结露的原因
1、脱硝设备存在漏风现象:由于设备存在漏风现象,将外界大量的冷空气吸进设备内,使设备局部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分析出,从而产生结露现象。造成设备漏风的原因很多,有设备壳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漏焊现象造成漏风,有卸料器密封不严造成漏风,有非标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存在漏焊现象造成漏风,有设备与非标管道法兰连接处密封不严造成漏风等等。
2、烟气中的含湿量过高:当处理的烟气中含湿量过高,过饱和的水分析出,则产生结露现象。这种现象在水泥干法线的窑尾脱硝设备上尤其突出,由于水泥干法线窑尾的烟气一般采用增湿塔进行冷却调质处理,当所喷的水量过大,造成烟气中的水分产生过饱和现象时就会产生结露。
3、烟气温度过低:脱硝设备处理的烟气本身温度接近或温度时,也会产生结露。

脱硝设备对空预器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脱硝设备对空预器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高,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脱硝设备技术也在发展。为了控制SO2污染,防止酸雨的危害,加快我国脱硝和工业的发展,脱硝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脱硝设备由于氨与NOx的不反应,会有小批的氨与烟气一道逃逸出反应器。逃逸的NH3与烟气中的SO3和H2O造成NH4HSO4,在150-230℃时,会对空预器冷段造成猛烈侵蚀,同时导致空预器积灰。
脱硝设备平时氨的逃逸率(体积分数)为1×10-6如下时,NH4HSO4生产量很少,梗塞现象不明显;若氨逃逸率增长到2×10-6时,据日本AKK测试结果表明,空预器运行半年后其阻力增长约30%;若氨逃逸率增长到3×10-6时,脱硝设备的空预器运行半年后阻力增长到50%,对引风机和送风机导致较大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