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
供暖管壳式换热机组生产厂家
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②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③ U型管式换热器 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④涡流热膜换热器涡流热膜换热器采用的涡流热膜传热技术,通过改变流体运动状态来增加传热效果,当介质经过涡流管表面时,强力冲刷管子表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可达10000W/m2℃。同时这种结构实现了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其它类型的换热器的流体通道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绕流,对流换热系数降低。

管壳式换热器的大量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管壳式换热器是一个量大而品种繁多的产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第二、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第三、 U型管换热器.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
1、传热迅捷、换热、换热效率可达。
2、冷凝水充分回收,循环利用,整个系统水自洁防垢,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可保持长效稳定的热交换性能,大限度降低系统结垢现象,不会因难以克服的结垢弊端而降低系统换热效率。
3、换热器采用全不锈钢制作,产品结构设计科学,工艺制作精良,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
4、关键部件采用德国工艺技术及订单加工,因而主机不受蒸汽压力及系统压力影响,有效消除噪音、汽击现象,整机运行平稳。
5、冷凝水被完全吸收和利用,系统没有特殊原因,无需设置补水装置,大大节约了系统用水及运行费用。
6、整套机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节省土建投资,同时,由于换热效率极高,运行中系统又无需补水,整个机组节汽、节电、节水三位一体,为用户创造可观的节能效益。

管壳式换热器的好处
换热管束的金属壁面是换热器的换热面。换热管的类型不尽相同,大部分的换热管直径分为16mm 20mm和25mm三种类型,管子的厚度划分成1mm,1.5mm,2mm和2.5mm。国外出口到我国的管壳式换热器,横截面能够达到8mm,管子厚度只有0.6mm。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比国内的换热器效率要高很多,所以很受客户的欢迎。管壳式换热器里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为螺旋形能够将换热器的湍流效果提高到很大,显著提高了传热效率。如果把内部壳层与管层设计的不对称,能够提高4.6倍的传热效率。
因为有这样的不对称设计,导致了管壳式换热器在汽-水换热方面的位置。换热器的高传热效率能够实现14000w/m2.k,大幅度增加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投入。大部分的管壳式换热器都是用金属制作的,伴随着国内新的GMP的出台,用不锈钢316L来制作的换热器,就会在饮料,食品和药品制造领域的选择。换热器使用行业广泛,能够在热电、厂矿、食品、机械轻工、民用建筑等行业的供暖、生活热水和沐浴用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