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动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
病死动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
当前发达的生猪病死率多在5%以下,而我国的生猪病死率多在5%-8%,少数地区甚至达8%以上;除了猪之外,尚有牛、羊、家禽等病死动物,可谓量大、面广。据粗略统计,病死动物中物理性消亡的仅占20%左右,80%的为疾病消亡,其中由疾病引起的消亡约占疾病性消亡的70%。因此,在一个地区,病死动物中只要有1/3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就很
高温高压小型无害化处理设备价格
病死动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
病死动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
当前发达的生猪病死率多在5%以下,而我国的生猪病死率多在5%-8%,少数地区甚至达8%以上;除了猪之外,尚有牛、羊、家禽等病死动物,可谓量大、面广。据粗略统计,病死动物中物理性消亡的仅占20%左右,80%的为疾病消亡,其中由疾病引起的消亡约占疾病性消亡的70%。因此,在一个地区,病死动物中只要有1/3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就很难在该地区防控好动物疫病。这也正是近些年来某些重大动物疫病或人蓄共患病久控不止、年复一年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只要。因此可以说,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长期没能解决好的现实问题。
1、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深入农户调研发现,少数农户对10kg以下的病死家畜(如仔猪等)及雏禽采取“乱扔”的不良方法进行处理。然而,每个病死动物就是一个疾病传播源和环境污染源,若将其扔在河沟里,会污染水源;若将其扔在房前、屋后或田里,会污染环境和土壤。
2.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销售、屠宰病死动物,可导致以下2种后果:一是坑害消费者,并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二是造成疫病异地传播和人为扩散,常导致疫病大范围扩散和一些地区疫病屡控不止或屡次发生。
3.对养殖生产造成危害
养殖场发生烈性或重大动物疫病之后,若不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对自身的养殖环境造成深度污染。被深度污染的养殖场,几乎无法做到消毒,之后每季或每次引进苗畜苗禽时,都可能引起畜禽发病和消亡。
高温高压小型无害化处理设备价格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前景
当前,我国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以及养殖户对病死禽畜自行处理为主。虽然个别地区建立公共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场所,但是,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还达不到实际的需求。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面临广阔发展机遇,急切需要社会资本介入。
当前我国禽畜养殖的病死率较高。一是禽畜养殖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畜牧规模的养殖比重逐年增加,但是散养禽畜还是占相当大的比例,小规模的禽畜养殖场以及散养户的养殖条件和饲养环境都比较差,
设施比较的简陋,场地的布局设计也不合理,硬件条件比较的差,不能为禽畜提供良好的生存的环境。二就是禽畜饲养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散养以及小规模的饲养管理比较的粗放,粮食营养不足或者是搭配的不合理,禽畜的机体抵抗力比较的差,部分的禽畜的养殖户对于禽畜的看管不力,在发生动物疫病之后,并没有及时、科学、规范的进行诊治,不仅很难扩大养殖面,而且由于缺乏经费以及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原本不大的保种群不断的被压缩。
根据相关的统计,猪的病死率大约在百分之十到十五,禽类的病死率大约为百分之五到八,牛羊的病死率大约是百分之三。由此就可以推算,每一年就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禽畜就是三百万吨,而现有的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的场所还达不到现有的规模,因此前景非常的广阔。





1吨处理量小型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
1吨处理量小型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多年的经验,研发出国内屠宰废弃物处理一体机 ,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区,就近自行解决无害化处理 ,不外运,防止细菌肆意传播。所得固性产品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油脂可制成工业用油,变废为宝。产品利润高:固性物油脂根据物料脂肪含量不同,在5%-8%左右。可获得丰厚的经济利润。
适用范围:
1、死畜禽动物无害化处理。
2、捕捞杂鱼及水产品加工边角料、禽畜屠宰中的内脏、肠的熟化、脱脂、干燥加工。
3、蛋白饲料原料的前期熟化及杀菌处理。
4、屠宰禽类羽毛的无害化处理。
屠宰废弃物--高温、高压杀菌熟化--真空干燥--脱脂--冷却筛选--粉碎包装
新工艺对比以往处理方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