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工厂预制而成建筑物构件,包括的梁、板、柱、墙体等,并将它们送至施工现场,采用连接方式将预制构件进行组装,从而建成的建筑物。随着住宅建筑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预制外墙板、预制梁、预制柱和预制楼梯等在经适房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因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定制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工厂预制而成建筑物构件,包括的梁、板、柱、墙体等,并将它们送至施工现场,采用连接方式将预制构件进行组装,从而建成的建筑物。随着住宅建筑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预制外墙板、预制梁、预制柱和预制楼梯等在经适房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因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的部件(墙板、叠合板、楼梯等)都在工厂进行生产,然后将加工成型的部件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与传统建筑相比机械化程度高,所以大大减少施工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
2、建筑物进入装配层后,其施工工艺与传统建筑相比更加简化,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工序,建造速度快,施工工期短,对周围工作生活影响小。
3、由于传统建筑使用的模板脚手架被装配式建筑使用的式操作架取代,而外防护在施工现场中是重要的防护体系,所以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4、预制部件在工厂中以流水线大规模方式生产,比起传统建筑方式施工现场人员采用手工作业来讲,其精度与质量大大提高,误差从传统建筑的厘米级缩小到了毫米级。
5、建设过程更加环保,降低了扬尘、噪声、建筑垃圾等问题,现场湿作业大大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少施工,有效避免了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的“脏乱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周边叠合预制楼板单元,先预制成型预制件基板和预制件层板,并使得预制件基板和预制件层板之间形成台阶空间,该台阶空间为现浇区。钢筋骨架从预制件层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预制件层板的方向延伸。在组装过程中,相邻的预制楼板单元之间的钢筋骨架连接,然后在现浇区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将钢筋骨架覆盖。与现有的在底层楼板的基础上浇筑上层整个平面的混凝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楼板仅需浇筑现浇区的混凝土,省略了预制件层板的现浇工作,因而现场浇筑所需要的混凝土体量较小,节约了人力、节省了时间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构件设计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的基础,也是决定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的环节,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构件设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叠合板、叠合梁、梁板节点、梁柱节点、梁梁节点的设计研究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整体式柱、梁、板等的设计计算验算等内容。
(1)构件拆分后,受力性能降低
构件厂在进行构件拆分过程中,为了便于施工就可能忽略了对构件拆分后受力性能的分析验算,导致构件连接部分的强度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术规范还不完善,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能力的设计院稀少,对于异形预制构件拆分技术还不成熟,构件厂对于异形构件的拆分工作会有一定难度,构件厂会使部分预制构件节点拆分过于简单化,在缺少与设计单位的沟通情况下,构件厂对构件进行拆分就导致了拆分后的预制构件受力性能降低。

1. 预制构件材料
叠合剪力墙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级为C30,墙体分布筋采用HRB400钢筋,格构钢筋和拉筋采用HPB300钢筋。叠合剪力墙结构采用内保温方式,将聚酯保温板在靠近40mm预制混凝土板一侧安装。这种内保温的安装方式不仅使保温板和结构主体同寿命,减少了保温板日常维护的费用,并且避免了保温板引起的火灾隐患。
2. 剪式支架
剪式支架按照其在楼(屋)盖和墙体内的形式不同,分成两种型号。
在楼(屋)盖内,剪式支架是用斜向格构钢筋将一根上弦钢筋,两根下弦钢筋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焊接而成。剪式支架不仅可以作为吊装时的吊点,增加平面外刚度而且将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连接成整体提高整个构件的抗剪能力。
3. 预制混凝土板
预制混凝土板分成楼板中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叠合剪力墙中的预制混凝土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