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金刚石工具原理
电镀金刚石是金属复合电沉积过程(又称镶嵌电镀)。零件形状越复杂,电镀难度系数就越大,对于外形复杂的零件,在进行电镀加工时,突起的部位会因电流过大而烧焦,而低凹部位又因电流过小而镀层很薄或根本镀不上镀层,即便是简单的平板零件,如不采取保护措施,也会使平板四周镀层较厚,而中心部位镀层厚度较薄。由于采用Ni.C0二元合金或Ni.CoMn三元合
电镀金刚石切片供货商
电镀金刚石工具原理
电镀金刚石是金属复合电沉积过程(又称镶嵌电镀)。零件形状越复杂,电镀难度系数就越大,对于外形复杂的零件,在进行电镀加工时,突起的部位会因电流过大而烧焦,而低凹部位又因电流过小而镀层很薄或根本镀不上镀层,即便是简单的平板零件,如不采取保护措施,也会使平板四周镀层较厚,而中心部位镀层厚度较薄。由于采用Ni.C0二元合金或Ni.CoMn三元合金电解液,可获得合金复合镀层,具有比单金属Ni镀层更好的性能(硬度、致密性、性、耐高温性等):要实现合金的共沉积,必须要求2种金属的电极电位差小于0.02V。Ni(-0.25 V)、C0(-0.27 V)的电极电位差为0.02 V,因此可以得到Ni.Co合金镀层。
金刚石钻头是40年前世界钻探行业的新发明,一经发明便轰动整个钻探界,在 地质勘探、水文勘探以及油气勘探方面广泛应用。
金刚石工具
金刚石工具是在预先加工成型且形状各异的金属基体表面,用复合电镀的方法镶嵌一层(表镶)或多层(孕镶)金刚石颗粒而制成,如金刚石磨具和钻具。然而近出现了一种树脂结合剂磨沟槽砂轮,既具有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又能在生产设备上进行修整。在生产现场将复合镀层中的基质金属称作胎体,的为Ni、Ni-Co、Ni-Fe和Ni-Mn合金以及近年来引起重视的Ni-Co-Mn合金。
胎体各具特性,在制造复合电镀金刚石工具时对复合镀层的硬度、平整性、金刚石与基质金属间的结合力及使用寿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多采用w(Co)为30%以下的Ni-Co合金做基质金属。
镀液中依金刚石的平均粒径
一般加工玉雕的磨具钻具形状繁杂,尺寸各异,大都采用埋砂法,给工具基体上粘上一层金刚石,即将固定于夹具上的待镀件预镀后,置于盛有金刚石,溶液可以自由流通的非金属砂槽内,在镀液中依金刚石的平均粒径。
电镀时间,使金刚石被镶于工件表面,一般掌握嵌入率达到10%左右即可,嵌入率太低,对金刚石的粘附欠牢,加厚镀时易被吹落,过厚则易“糊”活,且往往会使磨粒搭桥架空,在加厚镀时覆盖在工具上的金属镀层,在磨削时将在该处造成爆裂。
镶砂的Jκ应依据金刚石平均粒径控制,如金刚石颗粒d为49μm的上砂用0.5A/dm2电镀25~30min,金刚石颗粒d为196μm的上砂用0.75A/dm2电镀60min为常用,以使金刚石尽可能单层均布于待镶工作部位。
磨边轮的制造方法
磨边轮,包括设置在安装基板上的磨轮,安装基板上设置有两层及以上的磨轮。磨轮为内外两层,外层磨轮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轮,内层磨轮为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磨轮,内层磨轮和外层磨轮同心布置。内层磨轮和外层磨轮环状设置。
内层磨轮环状连续布置,外层磨轮环状均匀间断或连续布置。安装基板位于内层磨轮所在位置设置有环状装配凹槽,该装配凹槽连续或间断设置。
制造方法是在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边轮的内层压制一圈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作层,磨边轮外层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作层,起粗磨边作用,内层为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作层,起精修磨边作用;两者共同粘附在同一块安装基板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