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旋挖钻机回转抖动
故障现象:
一台SR220旋挖钻机,整机工作时间为8793小时。发动机工作在1档,做回转动作时回转抖动严重;放在10档时有轻微抖动,主泵1压力波动大。空载试其它动作:当泵1提供液压油时泵1的压力就有摆动。当主泵2单独供油时工作正常。
故障分析:
回转动作时回转抖动一般是:回转主压力油抖动使回转断续动作,从而导致回转抖动。
故障原
附近钢板桩培训基地
五旋挖钻机回转抖动
故障现象:
一台SR220旋挖钻机,整机工作时间为8793小时。发动机工作在1档,做回转动作时回转抖动严重;放在10档时有轻微抖动,主泵1压力波动大。空载试其它动作:当泵1提供液压油时泵1的压力就有摆动。当主泵2单独供油时工作正常。
故障分析:
回转动作时回转抖动一般是:回转主压力油抖动使回转断续动作,从而导致回转抖动。
故障原因:
1.回转先导油路故障导致故障;
2.回转继电器工作不稳定导致故障;
3.回转马达损坏导致故障;
4.主泵损坏导致故障。
排故方法:
1.检测先导油路油压,压力不正常。1档时先导油路压力为19bar;10档时先导压力达到38bar,但压力比较稳定,不会引起回转抖动。故排除先导油路故障及回转继电器故障;
2.假如是回转马达损坏就不会引起其它动作的抖动。而做其它动作时主压力也随着改变,故可排除回转马达损坏;
3.跟据故障现象及检测结果判断为主泵及先导泵损坏。更换主泵及先导泵后钻机工作正常。
排故体会:
更换主泵及先导泵后钻机工作正常。

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如何处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井壁坍塌。
2、原因分析:
1)由于泥浆稠度小,护壁效果差,出现漏水;或护筒埋置较浅,或周围封堵不密实而出现漏水;或护筒底部的粘土层厚度不足,护筒底部漏水等原因,造成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减少。
2)泥浆相对密度过小,致使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
3)在松软砂层中钻孔时进尺过快,泥浆护壁形成较慢,并壁渗水。
4)钻进时未连续作业,中途停钻时间较长,孔内水头未能保持在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线以上2m,降低了水头对孔壁的压力。
5)操作不当,提升钻头或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
6)钻孔附近有大型设备作业,或有临是时通行便道,车辆通行时产生振动。
7)清孔后未及时浇注砼,放置时间过长。
3、预防措施:
1)在钻孔附近,不要设临时通过便道,禁止有大型设备作业。
2)在陆地埋置护筒时,应在底部夯填50cm厚的粘土,在护筒周围也要夯填粘土,并注意夯实,护筒周围要均匀回填,保证护筒稳固和防止地面水的渗入。
3)水中振动沉入护筒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将护筒沉穿於泥及透不层,护筒之间的接头要密封好,防止漏水。
4)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有不同的钻进速度。如在砂层中钻孔时,应加大泥浆稠度,选用较好的造浆材料,提高泥浆的粘度以加强护壁,并适当降低进尺速度。
5)当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较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压力相对稳定。
6)钻孔时要连续作业,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
7)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8)若浇筑准备工作不充分,暂时不要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要及时浇筑砼。
9)供水时不得将水管直接冲射孔壁,孔口附近不得集聚地表水。
灌注水下砼时如何防止断桩?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50cm,同时要能保证首批砼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4m范围内。
3)砼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在砼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砼初凝,堵塞导管。
4)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在提升导管时要通过测量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除卸一节导管。
6)关键设备要有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以保证砼能够连续灌注。
7)当砼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用型钢插入导管内进行冲击来疏通导管,也可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砼。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