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只是在有室颤的时候才放电。
AED会自动进行心律分析,分析之后,AED会自动提示“建议”或者“不建议”。如提示建议,AED会自动充电,并在充电后闪烁放电按钮,同时会自动提示周围人群“不要接触”,尽快按下放电键。
因此,不必担心判断失误而电错人,原因在于AED会自动分析,如果不是室颤,主机不会充电,更不会语音提示让你“”。
用了AED后死掉了家属怪使用除颤仪的人怎么办?
AED卓尔自动除颤
除颤仪只是在有室颤的时候才放电。
AED会自动进行心律分析,分析之后,AED会自动提示“建议”或者“不建议”。如提示建议,AED会自动充电,并在充电后闪烁放电按钮,同时会自动提示周围人群“不要接触”,尽快按下放电键。
因此,不必担心判断失误而电错人,原因在于AED会自动分析,如果不是室颤,主机不会充电,更不会语音提示让你“”。
用了AED后死掉了家属怪使用除颤仪的人怎么办?
不必担心没有救回来会承担法律责任,于理来讲:《人民共和国总则》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于情来讲:本来就奄奄一息,出手相救,还有希望,不出手相救,必死无疑。如果真的遇到家属怪使用者的话,相信法律和舆论都会力挺施救者。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让生命“起死回生”的一道救命工具。当发现有人触电、溺水、坠落等,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要在快的4分钟黄金期间里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判定意识状态,通过轻拍其肩部,呼唤,使其就地躺平,及时舒畅气道,采取正确姿势进行胸外按压,以30比2的频率,也就是每按压15次吹气一次,细心观察反应,提早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协助抢救,在医生赶到之前,尽力采取有效措施让有转机,生的希望就会大些。
日本于2004年对使用AED进行了立法,在日本的交通、办公、、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学校、集合住宅、养老以及医疗机构等几乎所有人群集中的地方,都配有AED。
国内目前做得较好的是深圳,不仅覆盖地铁,而且在市属公园引进AED,学校也是AED安装覆盖的重要场所。深圳在公众场所的AED配置上走在前列,敖虎山在“通道”上也以深圳的成果为例,说明AED普及的进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