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硝工程装置的工艺流程
脱硫脱硝工程的整个工艺流程分为尿素溶解存储部分高流量部分稀释计量部分和炉前分配部分其流程为袋装尿素颗粒,经溶解罐与加热后的除盐水稀释(除盐水温度60℃左右),将尿素颗粒溶解稀释为50%的尿素溶液;溶解配制完毕后,将配置好的50%尿素溶液由尿素输送泵送至尿素溶液储罐
脱硫脱硝工程存储罐内部由低压蒸汽伴热管线
脱硫脱硝工程
脱硫脱硝工程装置的工艺流程
脱硫脱硝工程的整个工艺流程分为尿素溶解存储部分高流量部分稀释计量部分和炉前分配部分其流程为袋装尿素颗粒,经溶解罐与加热后的除盐水稀释(除盐水温度60℃左右),将尿素颗粒溶解稀释为50%的尿素溶液;溶解配制完毕后,将配置好的50%尿素溶液由尿素输送泵送至尿素溶液储罐
脱硫脱硝工程存储罐内部由低压蒸汽伴热管线,将尿素溶液储罐内的尿素溶液维持在60℃左右,脱硫脱硝工程存储的尿素溶液经过高流量循环模块将尿素溶液打循环,并保证前段循环母管压力不0.85MPa(保证尿素溶液应量以及稀释入口压头);
由高流量模块输送来的50%浓度的尿素溶液在稀释计量模块中由除盐水稀释至<10%的尿素溶液,同时将稀释模块的出口压力维持在0.7MPa(保证喷头处的压头需要)稀释计量模块将稀释后的尿素溶液分别输送至分配模块DM1DM2DM3,在分配模块中,脱硫脱硝工程对压缩空气和尿素溶液进行计量分配,再输送给各支喷由喷将雾化后的尿素溶液喷至炉膛的合适位.
脱硫脱硝工程时产生冷凝的原因有哪些?
大气污染物是造成雾霾的原因,SO2,SO3,N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脱硫脱硝工程是控制空气污染的必要措施。从除尘到脱硫脱硝体现了人们对污染物的重视。脱硫脱硝时产生冷凝的原因有哪些?
1.脱硫脱硝工程设备存在漏风现象:由于设备存在漏风现象,脱硫脱硝工程大量外界冷空气被吸入设备,导致设备局部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并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分析,导致冷凝。造成设备漏风的原因有很多,如制造安装时设备外壳漏焊造成的漏风、脱硫脱硝工程卸料器密封不严造成的漏风、安装时非标管漏焊造成的漏风、脱硫脱硝工程设备与非标管法兰接头密封不严造成的漏风等。
2.烟气中水分含量过高:当处理后的烟气中水分含量过高时,脱硫脱硝工程分析过饱和水时会发生冷凝。这种现象在水泥干法生产线窑尾烟气脱硫设备中尤为突出。由于水泥干法正线窑尾的烟气通常通过增湿塔进行冷却回火,当喷淋水量过大时,会发生冷凝,导致烟气中水过饱和。
3.烟气温度过低:脱硫脱硝工程处理后的烟气温度接近或温度时也会发生结露。
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不但治理了工业废气,处理了制酸废水,并且回收了硫酸锰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脱硫脱硝工程的干法工程技术的选择
脱硫脱硝工程是现在改变环境的一大使用率较高的产品,它的干法技术工程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也是使用性能稳定的类型,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下该产品干法工程技术的选择有哪些,可供大家日后工作的选择使用。
1、脱硫脱硝工程干法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联合脱硝法和电子束照射法联合脱硫脱硝法。
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目前商业应用较广泛的脱硫脱硝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向反应器内喷入氨或者尿素等脱硝反应剂,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主要由脱硝反应剂制备系统、反应器本体和还原剂喷淋装置组成。
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工艺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由氨或别的还原剂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温度随锅炉负荷和运行周期变化及锅炉中氮氧化物浓度的不规则性,使该工艺应用时变得较复杂。
综上所述,脱硫脱硝工程的干法工程技术的选择主要有催化和非催化两种类型,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选择,从而确定产品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对该设备进行检查评定,看是否适用周遭的环境。
脱硫脱硝工程的三大系统
脱硫脱硝工程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空气质量。那么这不禁让人好奇它是如何进行废气处理的呢?而该项技术进行废气处理时主要是通过三大系统:还原剂存储与制备系统、计量系统和喷射系统。具体情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还原剂存储与制备系统:
包括还原剂存储罐、尿素溶液泵、消防安全设备等。供应循环模块、计量模块、均分模块。袋装尿素倒入尿素制备罐内制成20%尿素溶液,通过尿素溶液泵输送至尿素溶液储罐内。储罐及泵站模块可安装于氨区内,为避免罐内过压或真空,罐顶部安装呼吸孔。
2、计量系统:
从烟气侧所获得的NOx讯号馈入具有能够计算所需氨气流量的功能,脱硫脱硝工程控制所需还原剂,使摩尔比维持固定。用于计量的仪器仪表整合在一个钢柜内。当全部烟气脱硝系统故障,需要停止供氨时,供尿素溶液关断,以上操作应同时可自动或手动现场操作。
3、喷射系统:
脱硫脱硝工程喷射尿素的SNCR系统,直接将尿素喷入分离器或炉膛,不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或蒸发设备,设备少,系统简单可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