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辽阔,但水资源短缺,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时空分布也不均匀,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极不匹配。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低、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低、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
园林灌溉
地域辽阔,但水资源短缺,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时空分布也不均匀,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极不匹配。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低、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低、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加上地膜覆盖,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农业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工程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合理使用化学保水剂及抗旱剂技术、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等。
用低压管道系统把水或溶有化肥的溶液均匀而缓慢地滴入蔬菜根部附近的土壤,主要优点有:
①省水,可完全避免输水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特别在炎热干旱季节及透水性强的地区,省水效果尤为显著。
②省工,适应各种地形条件,便于实现灌溉自动控制。
③省地省肥,灌溉系统的干、支管埋于地下,省去渠道占地,可结合灌溉进行施肥,避免肥料流失,提高肥效。
④在寒冷季节的保护地中使用,可避免由于灌溉引起的地温下降。
⑤滴灌可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促进蔬菜高产,为防止滴灌的滴头堵塞,必须有可靠的水过滤设备。滴灌设备投资较高,一般多在保护地中或经济价值较高的需中耕的蔬菜上应用。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发现,果园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节水增产效果显著。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特别忌用大水漫灌,这容易造成氮素损失,同时也降低水分利用率。
二、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水泵肥泵等。
三、选择适宜肥料种类。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
四、灌溉施肥的操作。
1.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
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
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
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系统由微型首部、输水管道和灌溉器三个部分组成。微型首部采用单相或三相小功率自吸式水泵为结构主体,在其上组装了滤网式过滤器和吸肥器,形成体积小巧、功能、移动轻便的枢纽整体。光伏提水系统可以在无市电的偏远地区供电,为进入滴灌系统的前期做好铺垫。吸肥器置于水泵入水口,通过水泵的吸力,在灌溉的同时,把肥料吸入微灌系统,可实现肥水同灌,肥料的用量和浓度可人为调控;输水管采用外径25mm管壁厚2.5m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灌溉器可根据不同葡萄作物的需求采用内镶式滴灌管或微型喷灌器。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紧凑、轻巧实用的特点,适用于家庭式小规模生产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