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我们可谓驾轻就熟,从千人一面的学校、千篇一律的课程,到整齐划一的管理,学校规范化的目标是达到了,可由此带来的却是产品的标准化,学生大都成了统一规格的“标准件”,带来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没有科技的教育,就难以培养具有精神的人才。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没有学校科技馆这个载体,也就难以负担
中型科技展品
校园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我们可谓驾轻就熟,从千人一面的学校、千篇一律的课程,到整齐划一的管理,学校规范化的目标是达到了,可由此带来的却是产品的标准化,学生大都成了统一规格的“标准件”,带来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没有科技的教育,就难以培养具有精神的人才。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没有学校科技馆这个载体,也就难以负担起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渗透还是远远不能发挥“校园科技馆”的功能的,在此基础上,还可借鉴大型科技馆的运作模式,向全校学生开放,以此满足“小小科学迷”的强烈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当然,这里面涉及到许多管理的问题,譬如,如何控制好活动人数?如何确保活动的安全?如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等,都是值得讨论的内容。

国民科学素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科技报告》中指出:“发展家与发达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 所以,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仅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决定着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更加依赖于、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比人类历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造逐渐成为人类的活动。而科学素质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核心素质,成为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

20世纪初叶,1937年在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发现宫”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博物馆——即科学和技术(或称科学技术馆)的形态。它的创建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让提出:科技博物馆应该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上,以培养科学精神的教育思想。让主张以教育和实验为标志的新教育理念又一次推动了科技博物馆展教方式的变革。“发现宫”的建成放弃了传统博物馆的“收藏”功能,成为完全以教育和实验为目的新型科普教育场馆。让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开创了科技博物馆历全新境界,迅速影响着世界的许多,成为20世纪大多数工业化建设科技博物馆仿效的典型,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中心(科学技术馆)比较流行的展教形态。
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劲动力。对科技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在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上下功夫。世界发达纷纷建立科学中心或科学技术馆,这期间有代表性的科技馆是美国旧金山探索馆。旧金山探索馆的出现解决了基于以美国为代表的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不感兴趣和基础教育所处的困境,通过互动展品的动态演示,激发公众兴趣的探究性学习法。
从几百年的科技馆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科技馆的诞生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普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的结果,科技馆的工作也是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为目的,由此,也决定了科技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地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