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灌溉带包括我国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的部分地区。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这个地带年降水量和各季节的降水分配都难以满足农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灌溉需要指数(即灌溉水量占农作物总需水量的比值)一般大于50-60%。常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排水是改良盐碱地和控制灌区地下水位和防止次生盐碱化的必要措施。这个地带又可分为两个地区。
1)
小区灌溉供应商
常年灌溉带包括我国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的部分地区。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这个地带年降水量和各季节的降水分配都难以满足农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灌溉需要指数(即灌溉水量占农作物总需水量的比值)一般大于50-60%。常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排水是改良盐碱地和控制灌区地下水位和防止次生盐碱化的必要措施。这个地带又可分为两个地区。
1)西北内陆区。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高原。③省地省肥,灌溉系统的干、支管埋于地下,省去渠道占地,可结合灌溉进行施肥,避免肥料流失,提高肥效。这个地区高山与盆地相间,形成封闭的内陆河流域,一般年降水量不足200mm,而年蒸发量高达2000~3000mm,是我国干旱的地区,这里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取决于水资源的条件,水资源是本地区开发的制约因素。这一地区盐碱地较多。
2)黄河中上游地区。
包括宁夏、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山西北部。滴灌系统易于光伏提水系统相结合,完成一个节水灌溉系统,可以节水节电节能源。本地区大部分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由西部的200mm向东渐增至400mm,其中70%~80%年水量集中在7~9月,且多暴雨,对土壤补给的有效降水很少,农作物必须灌溉才能正常生长。水源主要是黄河及其支流,除河川盆地外,其他地区多需提水灌溉。本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是极易发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
由于滴灌具有出水均匀,把灌溉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直接送到果树根区,可适时适量地满足果树生长所需要的水和养分的优点。其方法是:清理桔树行间大沟,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水从大沟流入环状沟,逐株浸灌。因此,与其它灌溉方法相比,滴灌果树的产量得到了提高,果量也得到了改善。据资料显示,苹果滴灌比不灌增产39.4%,比畦灌增产21%。滴灌苹果的纵横部位分别比不灌增大10.5%和9.2%,比畦灌增大7%和5.4%,单果重比不灌、畦灌分别增加16.2%、9.4%,平均单果分别增重25克、11克,滴灌一等果占80%,分别是不灌和畦灌的2.5和1.6倍。并且还具有果实表皮黄泽鲜艳、果肉肥厚多汁,果味纯正等特点。
滴灌系统施肥
一方面由于可溶肥随着水直接施入作物根系密积区,作物棵间空地上无任何肥料浪费。另一方面滴灌是以小流量滴水的形式渗入根区,非常容易控制。滴灌带的灼伤注意在铺设滴灌带时压紧压实地膜,使地膜尽量贴近滴灌带,地膜和滴灌带之间不要产生空间。水、肥均不会有深层淋洗浪费。滴灌施氮,肥效滴灌系统施肥,一方面由于可溶肥随着水直接施入作物根系密积区,作物棵间空地上无任何肥料浪费。另一方面滴灌是以小流量滴水的形式渗入根区,非常容易控制。水、肥均不会有深层淋洗浪费。滴灌施氮,肥效可达74%,而传统施法不会超过30%。
可达74%,而传统施法不会超过30%。
地面灌溉施肥
地面灌溉施肥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生产中。平整土
地是提高地面灌溉技术和质量、缩短时间、提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结合土地平整,
进行田间工程改造,设计科学合理的畦沟尺寸和流量,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水均匀度和效率。
我国目前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
但容易造成肥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改传统的灌溉方式为局部灌溉,不仅能减少果园间土壤蒸发占农田总蒸发量的比例,提高
水肥利用效率,而且可以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域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利用深层
土壤肥水储备,具有节水节肥和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