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浸泡式制冷:
这种方式就是将工件直接放到装有液氮的容器中,使工件骤冷至液氮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停留一段时间,后深冷处理设备复温而完成整个深冷处理过程。20世纪60年开始,美国、苏联、日本等开始对金属深冷技术的研究,大量的试验发现深冷处理有效的延长了工具的寿命。深冷处理的研制前期都是采用液氮浸泡式方法进行深冷处理的。由于这种深冷处理工艺简单方便,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
附近热处理加工厂家
液氮浸泡式制冷:
这种方式就是将工件直接放到装有液氮的容器中,使工件骤冷至液氮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停留一段时间,后深冷处理设备复温而完成整个深冷处理过程。20世纪60年开始,美国、苏联、日本等开始对金属深冷技术的研究,大量的试验发现深冷处理有效的延长了工具的寿命。深冷处理的研制前期都是采用液氮浸泡式方法进行深冷处理的。由于这种深冷处理工艺简单方便,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种方法的降温速度较快,导致热应力过大,容易对工件材料造成组织损害,而且工件材料在降温过程中降温速度是不可控制的,进而影响工艺的可调性。
调质热处理
8.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操作方法:用氧-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
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喷水冷却。
10.渗碳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碳氮共渗
1)碳氮共渗根据使用介质的物理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气体碳氮共渗, 液体碳氮共渗、固体碳氮共渗3类。
2)根据共渗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低温 (500℃~600℃),中温 (700℃~800℃) 和高温 (900℃~950℃) 碳氮共渗3种。[2]按回火温度范围,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其中低温碳氮共 渗即目前广泛应用的软氮化法,其表层主要以渗氮为主,用以提高模具零 件的表面性和抗咬合性; 中温碳氮共渗,其目的与渗碳相似,主要是 提高模具零件的表面硬度,它与渗碳相比,将使零件具有更好的性和 性能; 高温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在我国热处理厂家中以中温气 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氮碳共渗应用较广。
碳氮共渗中温气体碳氮共渗
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介质实际上是渗碳和渗氮用的混合气体。对于钢铁材料,零件淬火后,马氏体组织中存在存在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尤其是马氏体转变温度较低的材料,残余奥氏体可能多达10%以上。目前在 热处理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是在井式气体渗碳炉中滴入煤油,使其热分解出 渗碳气体,同时向炉中通入氨气。在共渗温度下,煤气与氨气除了单独进 行渗碳和渗氮的作用外,它们相互之间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活性碳、氮 原子。

回火热处理
回火是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
(a)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b)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c)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
(d)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因此,回火是工件获得所需性能的后一道重要工序。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2]
按回火温度范围,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