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皮制作方法
(一)选料
大米1000克(原料以籼米、粳米为佳,糯米粘性太大,不宜制作),凉水5000克,沸水1000克。
(二)制法
1、将大米除杂淘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4个小时(冬季6小时,夏季2小时),浸泡松软,以米坯膨胀无干白心时、用手可以碾碎为宜。
2、将泡好的米捞起,加入5000克清水,入石磨或磨浆机
薛昌利凉皮加盟
米皮制作方法
(一)选料
大米1000克(原料以籼米、粳米为佳,糯米粘性太大,不宜制作),凉水5000克,沸水1000克。
(二)制法
1、将大米除杂淘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4个小时(冬季6小时,夏季2小时),浸泡松软,以米坯膨胀无干白心时、用手可以碾碎为宜。
2、将泡好的米捞起,加入5000克清水,入石磨或磨浆机中磨成浆,每1000克米可得7000克米浆。从磨浆机磨出的米浆既不能粗,也不能稀,粗细用手感觉应像如水淀粉一般,稀稠应以呈稠糊状为宜。(注:磨浆机操作:磨浆机上方放一水桶,桶下方安置水,磨浆时打开水,放少量水流入磨浆机的漏斗中,接通磨浆机电源后,将浸泡过的大米倒入磨浆机漏斗中,一边放水,一边磨浆)。在制作时,每一道工序都要掌握分寸,真正的秦镇米皮在磨浆时,要不断搓揉后在箅子上蒸,这样做出来的米皮细软筋道。

汉中面皮凉皮
根据凉皮汇上记载:凉皮和面皮存在工艺上的区别:无论在原料,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上,汉中面皮与凉皮二者均有重大区别:
①陕西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一般是用面粉洗出面筋后制作,且一般都配有面筋同食,而汉中面皮多用米浆制作没有面筋。汉中面皮在家庭制作中也有用面粉直接调浆蒸成的,但不洗面筋,和凉皮口感觉完全不同,而且这种在汉中当地叫"面面皮",特别多加一个 "面" 字以示区别。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皮,真让人垂涎欲滴,光想着我的肚子又开始叫了。
②口感上汉中面皮更软糯,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更有韧劲儿;汉中面皮对辣椒(油辣子)更为讲究一些。
③汉中面皮热食在当地流行,很受欢迎的吃法也是热食,而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普遍为凉拌食用,没有热食的。
④热食时汉中面皮切得较宽,而关中、河南等地的凉皮没有热食的习惯普遍较细,窄。
类似的小吃还有同为陕南的【安康蒸面】,和汉中面皮中的"面面皮"相似。

凉皮原创于秦代,历经近两千年的打磨、改进,凉皮技术趋于定型,凉皮配料、凉皮已为一般的经营者所掌握,无外乎大米、黄豆芽、青菜、五香料醋、蒜泥姜汁、辣椒油,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学问可大着咧。也可以把模子倒置,用冷水直接冲其底部,这样效果要好些,等凉皮儿完全凉透,表面刷一些油,就可以慢慢剥下了,按自己喜好切成条就好了。比如,大米要选秦岭北麓的单季稻,而以户县太平河流域的为,尤以户县草堂镇上草、下草两村产的大米为好,蒸出来的凉皮“筋”、“薄”、“细”、“穰”,口感特别好;黄豆芽呢,要东北产的黄豆,而且必须放在瓦缸里生成,还能使用化肥水,这样生出来的黄豆芽才成色好,具有脆、油、香的特点
调料的做法
大蒜水,辣椒油,糖少许,醋,香麻油(可根据个人口味),黄瓜(绿豆芽烫过水也可以)。
大蒜水:拨一两瓣大蒜,加少许水,用搅拌器打碎,然后加入少许盐和味精,搅拌使其溶化。
辣椒油的制作:先把500克油烧热,同时在一个大碗里放1杯辣椒面,1~2大匙胡椒粉,一小撮白糖(千万别多),1大匙白芝麻,不要搅,就按顺序这么放着。等油冒烟之后关火,稍微晾晾,大概有个七八成热的时候就可以倒入辣椒了。先倒一半,用勺子搅匀,放2~3大匙花椒粉(或者是花椒粒),再用勺子搅匀,然后另取一个小勺舀一点点凉水(也是千万不能多)倒入辣椒碗,搅匀,这个时候你会看见碗里象水开锅一样,但因为水很少,所以不会溅出来。调料水陕西汉中凉皮调料水的做法:(以两斤水为例)准备工作:铁锅一个、滤网一把、秤2斤水、盐80g、味精40g、大料粉10g步骤:1、铁锅中放入2斤水,烧沸腾。凉皮是陕西人喜欢的小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