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弹性基板
它由承压铁垫板和弹性垫板组成,可以是分离式,也可以是粘结式,或者硫化一体式。
承压铁垫板作为人工加宽的轨底,安置在弹性垫板之上,用以支承钢轨和分配荷载,改善轨下基础的受力状态。
而弹性垫板有沟槽式的,也有微孔式的,并且多用三元乙丙(EPDM)橡胶材制作,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无轨道提供弹性,以缓和列车荷载的冲击振动。德国Rhedaz2000无碴轨道的
起重轨轨道扣板
(6)弹性基板
它由承压铁垫板和弹性垫板组成,可以是分离式,也可以是粘结式,或者硫化一体式。
承压铁垫板作为人工加宽的轨底,安置在弹性垫板之上,用以支承钢轨和分配荷载,改善轨下基础的受力状态。
而弹性垫板有沟槽式的,也有微孔式的,并且多用三元乙丙(EPDM)橡胶材制作,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无轨道提供弹性,以缓和列车荷载的冲击振动。德国Rhedaz2000无碴轨道的弹性主要靠弹性垫板来提供。设计要求弹性垫板的静刚度为2.5±2.5kN/mm,动刚度为40kN/mm,以使钢轨挠度达到1.0~1.5mm适应轴重225kN的需要。
现拟将客货混运线无碴轨道扣件系统的弹性垫板静刚度降至17kN/mm±10%;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用弹性垫板静刚度设计要求15kN/mm±10%。
(7)高低与方向调整
高低调整可通过使用不同厚度的轨下垫片来完成,垫片以1mm为单位分级。如果所需调整量超过12mm,则应将轨距挡板和螺纹道钉更换为适宜的型号。可能实现的高低调整范围为-4~+26mm。轨向调整可通过使用不同宽度的轨距挡板来实现,以1mm为一级,可调范围为±10mm。
(8)扣件绝缘
由于预埋套管、轨下垫片和轨距挡板均为塑料制品,可将金属部件与混凝土隔离开来,起到绝缘作用,故不再需另配绝缘部件。
扣件系统轨间电阻小为2.52km

英国于1946年开始大规模采用混凝土枕,陆续试用了多种钢轨扣件,其中颇有特色的是BJB扣件、SHC扣件和潘得路(Pandrol)扣件。BJB型扣件以铸造轨距挡板保持轨距,以弹条扣压钢轨,弹条两前肢扣压在钢轨上,弹条的跟放在轨距挡板特设的凹槽中。单个弹条的扣压力为10kN。
S-H-C型扣件是无螺栓扣件,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和增加弹性,采用便于套裁的山字形弹片。弹片的前端扣压钢轨,后端支承在铸造的支承棒上,中间以圆形截面铁箍扣紧。后来,该扣件作了改进,以方型截面铁箍代替圆形截面铁箍,并以尼龙垫块代替铸造支承棒,改进后的扣件称作SC3扣件。

潘得路扣件也是无螺栓扣件它用预埋于混凝土枕或道床板中的铸造肩(预埋铁座)来保持轨距并支承弹条,以弹条扣压钢轨,以工程塑料作为绝缘部件。1963年英国铁路总局决定,只有SH-C和潘得路型扣件能用于新铺铁路,次年又决定潘得路型扣件为新铺铁路的标准。初的潘得路型扣件弹条为PR系列,即弹条扣压钢轨部分(弹条的趾端)为一连续段。在20世纪70年代弹条发展为e系列,即弹条扣压钢轨部分为非连续段。弹条设计的这一改变,更好地利用材料的扭转性能潘得路扣件并大大提高了弹条的扣压力。当弹条直(PR系列弹条)径同为20mm时,PR系列弹条的扣压力只有7~8kN,而e系列弹条的扣压力一般大于11kN,材料也比PR系列的弹条减少近1/4。因此在e列弹条推出后,很快便取代了PR系列弹条而得到广泛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潘得路公司又推了FASTCLIP扣件(简称FC扣件),绝缘轨距块不再扣压钢轨,只作为钢轨与预埋铁座间绝缘之用。为使弹条与钢轨绝缘,设置弹条绝缘帽,套在弹条的钢轨扣压端。改进后的扣件。单个弹条的扣压力约为10kN,弹程12mm。
Mckay型扣件在北美重载铁路使用较多,木枕和混凝土枕均有使用。扣件组装的扣压力25~20kN,弹片的弹程相应为17~13mm。该扣件由美国Mckay公司研发。在20世纪80年代生产扣件的车间被美国潘得路公司收购,改称为Saflok扣件。为便于工厂预组装和现场安装,21世纪初做改进,称作SafelokⅢ型扣件2。扣件的绝缘轨距块只供钢轨与预埋铁座绝缘,弹片与钢轨的绝缘靠弹片帽提供。扣件可在轨枕制造厂进行预组装,扣件连同轨枕运至现场铺设轨后将弹片推入到扣压钢轨的终位置即可。
在山阳新干线上使用的无砟轨道扣件为直结4型扣件由混凝土挡肩承受横向力,通过楔形弹片座调整轨距和方向通过在轨下垫板下设置充填式垫板调整钢轨高低。每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为±3mm,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量为10mm直结4型扣件分为隧道用和明区间用两种。在明区间为获得所需的扣件纵向阻力,使用在表面粘贴不锈钢板的轨下橡胶垫板(即复合垫板);为提高扣件在暴雨下的绝缘性能,在螺栓与弹片间配置绝缘套环,面在轨温变化小和没有雨水的隧道内,直接采用橡胶垫板,不设置绝缘套环。虽然用于明区间的直结4型扣件设有绝缘套环,但与以后研发的直结5型和直结8型扣件相比绝缘性仍较差,因此在山阳新干线(冈山一博多之间)以后,在明区间不再使用直结4型扣件。
(作者: 来源:)